卡萊爾·科西克(Karel Kosik,1926—2003),當代捷克哲學家、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
1926年,科西克出生於捷克的布拉格;1945—1947年,在查利斯大學攻讀哲學與社會學,後到莫斯科大學研修;1950—1963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1961年,出版了《具體的辯證法》,由此聲名鵲起;由於其在“布拉格之春”期間是民主社會主義力量的領導者,1970年,被解除大學教職;1990年,重回公眾知識界,成為中歐新左派的重要代表;2003年,在捷克布拉格逝世。
科西克的主要著作有:《具體的辯證法》(1961)、《道德與社會》(1968)、《我們當前的危機》(1969)、《過時的思想》(1997)、《最新散文集》(2004)等,其中,《具體的辯證法》是代表作。在《具體的辯證法》中,科西克把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與海德格爾的存在論結合起來,由此把辯證法理解為對現存物化世界的批判理論。
“經濟與哲學”選自《具體的辯證法》,集中體現了科西克從經濟學—哲學的關係出發對資本主義物化現實的批判。科西克認為,日常生活中的“煩”是經過主觀轉換的人的客觀主體實在,表現為對人所參與的物化世界的牽掛,對人與物的操持,歸根到底,是物化世界對人的操控;現有的科學與理性都是建立在物化世界的基礎上,所關注的都是社會存在中被分解的係統,無法認識社會存在本身,不管是“經濟人”的設定,還是哲學中的“理性”與“非理性”的區分,都體現了這一特征;辯證理性指出經濟結構是一種總體結構,在總體化的進程中把握社會存在,把握曆史進程中所形成的普遍,從而把曆史看作是一個生成與創造的過程。這正是曆史辯證法與曆史相對主義的不同之處。前者強調曆史體現為曆史性的能力和結構,體現為對過去的總體化;後者隻強調曆史的變易性、不可重複性和個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