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哈特曼(Nicolai Hartmann,1882—1950)出生於拉脫維亞的裏加(當時屬於俄帝國的一部分),1950年10月逝世於哥廷根(德國下薩克森州)。中學時期生活在彼得堡,先後研習醫學、數學和哲學。1905年來到當時新康德主義的中心馬堡大學,拜讀於“馬堡學派”領軍人物保羅·那托爾普和赫爾曼·柯亨門下,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據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在《哲學生涯》中回憶,哈特曼作息規律,“做事精雕細鏤,就像一個耐心、著迷的鍍金匠,冷靜而專心致誌”,所有的文字都是等第三遍改完後才付梓出版;上課時的著裝永遠都是“筆挺的褲子,黑色禮服,慈父般的白色領帶”,流露出顯貴的氣派。這就是“精神探尋者”哈特曼。在他慢條斯理、一本正經甚至近乎刻苦和寂寞的“屁股功”(馬克斯·舍勒語)生活背後卻深藏著鋼鐵般的意誌強力與席卷式的精神浪潮。
自黑格爾之後,那種致力於營造一種無所不包的、“大一統的”令人窒息的哲學體係的做法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但據伽達默爾說,哈特曼卻著迷於畫有“主體層、客體層、價值層”的圖表,醉心於“作為綜觀者的辯證法家”。哈特曼一生都在致力於建構新存在論(Ontologie)體係和價值現象學。而這也正是哈特曼的獨特所在。哈特曼的日常生活也就是他的教職生涯,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馬堡大學(1922-1925),科隆大學(1925-1931),柏林大學(1931-1945),哥廷根大學(1945-1950)。哈特曼起先是馬堡新康德主義成員,而1921年出版《認知形而上學的基本特征》表明他從新康德主義走出來、轉向批判的實在本體論,並又先後出版兩卷本《德國觀念論哲學》(1923,1929)。哈特曼後來徹底成為馬堡學派的“學術叛徒”(胡塞爾語),相繼問世《存在論的奠基》(1935)、《可能性與現實性》(1938)、《實在世界的架構》(1940)“存在論三部曲”,構建新存在論體係。哈特曼通過對範疇進行新的分析提出了範疇的“創生”(Novum)概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此外哈特曼早期的生物哲學思想在當前的基因學和克隆工程中得到了很強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