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哲學經典·倫理學卷

帕菲特

字體:16+-

德裏克·帕菲特(Derek Parfit,1942— ),英國當代著名道德哲學家、心靈哲學家,專長於個人同一性、合理性等倫理學問題。1942年出生在中國成都,當時父母雙方都是在中國西部的教會醫院傳授預防醫學的醫生,帕菲特出生後的次年一家人回國定居劍橋。學齡時期帕菲特被送往伊頓公學接受教育,1965年獲得牛津大學現代史碩士學位,1965-1966年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從事研究,期間放棄曆史研究而轉向哲學。

帕菲特1984-2010年期間任牛津大學全靈學院高級研究員,現為牛津大學榮休高級研究員,美國紐約大學“全球傑出哲學教授”講席永久客座教授,以及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天普大學和萊斯大學等著名大學的客座教授。

帕菲特是當代倫理學的領軍人物之一,赫赫有名的英國不列顛學會會員(Fellow of British Academy),以及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會員(Fellow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其代表作《理與人》(1984)被西方學界公認為過去幾十年間最有影響的倫理學和哲學著作之一。代表性論文有“平等或優先?”(1995)、“理由和動機”(1997)、“為何任何?為何唯此?”(1998)、“經驗、主體和概念框架”(1999)、“規範性”(2006)。新著有2011年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何事體大》(On What Matters),此書作為學界期待已久的《理與人》的姊妹篇通過對康德倫理學、契約主義和後果論三大係統道德論的批判性稽考,對理由與合理性等論題進行了全新闡釋,業已成為目前道德哲學界討論最多的著作,與《理與人》一道為其贏得了絕大多數職業哲學家眼中“最偉大的在世道德哲學家”的地位。

《理與人》由牛津大學出版社1984年出版,1986年和1987年相繼出版修訂本。中文譯本收入上海譯文出版社“20世紀西方哲學譯叢”,2005年出版,複旦大學哲學學院王新生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