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與修行(askêsis)的關係中的力量——沒有提到在學習中對主體的客觀知識——沒有提到控製中的法規——控製的目標與手段——“paraskeuê”(準備)的特點:作為當事運動員的智者——“paraskeuê”的內容:講話——行為——這些講話的存在方式:“prokheiron”(掌握)——作為融入說真話的主體中的實踐的“修行”
在前兩節課中,我力圖從認知的角度研究了轉向自身的問題:回歸自身與認識世界的關係。可以這麽說:回歸自身遭遇到了“mathêsis”(學習)。現在,我想再談談這一轉向自身的問題,當然不是從認識和“mathêsis”的角度,而是從轉向自身包含著什麽修身方式(le mode de pratique de soi sur soi)的問題出發。換言之,在認識之外,轉向自身包含了哪種操作方式呢?我認為,我們大致上稱之為“askêsis”(作為修身訓練的苦行)。在《論苦行》(Peri askêseis)這篇文本的一段話中,一位羅馬的斯多葛主義者(毫無疑問,你們是知道他的),他名叫穆索尼烏斯·魯弗斯,他比較了德性的習得與醫學學習、音樂學習。怎樣獲得德性呢?人們是否像獲得醫學知識或音樂知識那樣習得德性呢?這個問題是極其庸俗的、傳統的和過時的。當然,這些問題在柏拉圖那裏和蘇格拉底的早期對話中就有。而且,穆索尼烏斯·魯弗斯就說過:德性的習得包含兩個東西。一方麵必須有一種理論知識(epistemê the?rêtikê),而後它還必須帶有一種實踐知識(epistemê praktikê)。而且,他指出,這種實踐知識,我們隻有通過訓練才能得到。為此,他使用了動詞“gumnazesthai”,即“做體操”,其意義非常寬泛,我們隨後就會看到,它要求熱衷於此,不怕苦(philotim?s,philopon?s)。因此,困苦、熱誠、訓練讓我們可以習得實踐知識,它像理論知識一樣是不可或缺的。而德性是通過苦行(與“mathêsis”一樣是不可或缺的)獲得的這一觀念顯然是非常古老的,絕對不是等到穆索尼烏斯·魯弗斯才見到它被這些術語表達出來。其實,它在最古老的畢達哥拉斯的文本中就有。在柏拉圖那裏也有。同樣,在伊索克拉底那裏也有,即在他談到“哲學修行”(askêsis philosophias)時。這也是犬儒者們在談到實踐訓練(而不是理論知識)時堅持的觀念。簡言之,這是這種修身中的一種傳統觀念,這裏,我要給你們說的不是它的曆史,而是一個具體時期的概要(1—2世紀)。但是,為了避免出現任何含糊不清,我會再次回到這上麵來,我並不認為我想在我說的這個時代裏確定的這一修身踐履,是在這時形成的。我甚至不認為它在這時是以完全嶄新的麵貌出現的。我隻是想說,在這個時代,在經曆了漫長的曆史之後(因為這個終端還沒有被給出),人們在1—2世紀達到了一種自身教化、一種修身踐履,它有著各種巨大的向度,有著十分豐富的形式,而且,其內容沒有發生任何斷裂,因此比起以前的時代來,可供人更詳盡地分析。為方便起見,我說的是這個時代中現象的可見性和可讀性,根本不是說它有什麽創新。好,總之,我根本不想再弄一遍“mathêsis/askêsis”這些關係的漫長曆史,以及有關苦行、訓練(正如我們在畢達哥拉斯主義者那裏看到的)的這一概念的漫長曆史。我隻滿足於談論1—2世紀,但是,我立即想強調的是某個相當令人驚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