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倫理學家和實在
也許很少有一代人像我們這代人似的對任何理論倫理學和係統倫理學如此漠不關心。一種倫理體係的學術問題似乎是所有的問題中純屬多餘的問題。其原因並不在於我們這個時代倫理的冷漠(ethische Indifferenz)。恰恰相反,在於一種困境。由於大量具體的倫理學問題這個現實,造成了迄今為止西方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困境。以前現存生活秩序穩固時,至多隻允許人的軟弱所犯的微不足道的、多半是未被揭發的罪孽,罪犯被當成不正當者,在社會上驚愕或同情的目光前移走,在這樣的時代,倫理學就會是一個有趣的理論問題。
今天又有惡棍(B?sewichter)和聖人(Heilige),而且是公開的。雨天的晦冥天色,轉眼成了黑雲壓頂,電閃雷鳴,耀眼震耳。輪廓極為分明。實在暴露無遺。莎士比亞筆下的種種形象四處遊**。但是,惡棍和聖徒同係統倫理研究關係不大,甚至毫無關係,他們從地底升起,隨著他們的出現,他們打開了他們從中而來的地獄的深淵和上帝的深淵,讓我們一眼瞥見從未料想到的種種秘密。“惡行化身”(das B?se-sein)比“行惡”(die b?se Tat)更糟糕。說謊者講真話,比熱愛真理者說假話更糟糕;憎恨人者行兄弟之愛,比熱愛人者暫時被憎恨所控製更糟糕。謊言總比說謊者嘴裏的真話要好,憎恨總比敵視人類者所行的兄弟之愛要好。所以,並非這一種罪如同另一種罪。各種罪有不同分量。有較重的和較輕的罪。背離比墮落重不知多少。與忠誠者最暗淡的弱點相比,背離者最光輝的德行也漆黑如夜。
惡以光、善行、忠誠、革新的形象出現,惡以曆史必然、社會正義的形象出現,那麽,直截了當地說,這就是證明其深不可測之邪惡的明確旁證。但是,道德理論家卻因此而變得盲目。靠先前所掌握的概念,他沒有能力抓住實在,更談不上認真對待其本質和力量是他根本不認識的實在了。致力於一份倫理綱領的人必定毫無意義地耗費他的精力,甚至殉道於他的事業也不是力量的源泉,於惡人也不是一種威脅。十分奇怪的是,不僅倫理學理論家和綱領設計者認不準對手是誰,就連惡人自己也幾乎不認識他的對手。每一方都落入了對方的圈套。不是狡詐,也不是識破詭計,而唯有老老實實地站在上帝的真理中,唯有注視上帝的真理而變得單純而聰明的眼睛,才會有對倫理實在的體驗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