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社會科學哲學理論建構與多元維度

第一節 基於規律探尋的社會科學何以可能?

字體:16+-

通常對社會科學的哲學反思有兩種進路:一是認為社會科學不是真正的科學。因為隻有能發現規律的科學,才是真正的科學。然而社會科學不能創立像自然科學規律一樣的規律。二是通過堅持規律與社會說明和預測無關,即反對規律在普遍意義上具有說明和預測的功能,從側麵保護了社會科學不被邊緣化或被劃定為非科學。這兩種觀點雖然角度不同,但都認為社會科學中不存在規律。[1]複雜性科學在此提供了一種新的認識論,強調異質主體和基於主體的模型的作用。同時,複雜性科學的出現開創了一種新的方法論視角,即正視社會現象的非均勻性、非恒定性及價值負載性,並把它當作一種真實的方法論優點,建立在係統複雜性和非線性的辯證動力學基礎上,探尋一種特殊的分析和處理複雜性的深度。[2]為此,我們從複雜性視角對社會科學規律問題進行分析以闡明這一觀點:社會科學中不僅存在規律,而且其研究主題與自然科學規律一樣豐富,應用也同樣廣泛;社會科學規律不僅可能,而且發現社會科學規律的方法同自然科學規律並無多大差異。

一、社會科學規律存在的合理性

在幾乎每個對社會科學規律的懷疑說明中,總有一個原因是普遍認可的,即社會科學主題的複雜性。以下將從社會係統與自然係統、社會科學與物理學、生物學和化學等經典自然科學的具體類比中,澄清這一問題。

1.社會係統與自然係統的差異性

對於社會科學研究者而言,支持亦或反對自然科學方法應用於社會科學研究,其潛在的本體論分歧在於:社會科學研究對象與自然科學研究對象是否具有同質性。在社會科學哲學研究中主要表現為自然主義與反自然主義之爭。自然主義者把社會視為自然的一部分,認為社會科學研究隻需參照自然科學的實證方法就可以獲得理性知識;反自然主義者則認為,與價值無涉的自然科學研究對象(主要指自然界中的有機物或無機物)不同,社會科學研究對象包含具有一定社會性的、具有不同的道德偏好和價值取向、並處於不同社會組織中的人類,故社會科學研究必然傾向於定性判斷。顯然,二者爭論的焦點集中於社會科學研究對象是否如自然科學研究對象一樣客觀中立,並遵循科學規律。由此引發了對合理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之內涵和構成的不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