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學界對社會科學理論存在較為一致的看法。其一,社會科學理論在內容層麵存在邏輯性,但缺乏嚴謹性。社會科學理論是由人類社會中人的行為、思想及動機組成的,具有較強的可變性和靈活性,它所麵對的是社會現象,與自然科學研究最大的區別體現在語言的內涵上,同樣,社會語言所涉及的領域是很寬廣的,“有關社會的研究已經涉及財富、人類、政府及婚姻”[6]。我們的理解也要根據不同的社會背景進行研究。因此,研究結論通常形態各異、莫衷一是。蔣逸民在其《社會科學方法論》一書中談道:“定性研究和建構主義這兩大陣營激烈爭論的同時,出現了將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結合起來使用的‘混合方法’。”[7]甚而出現了這樣的聲音:我們在研究社會科學時,不應該僅僅注重科學理論對其的作用,如果一個非科學理論的定義係統達到了某種簡單程度並且概括能力很強,也可以用作社會科學理論的備選。其二,社會科學理論在結構層麵存在與一般科學理論共同的方麵,但具有較為明顯的特點:幾個理論相互競爭,時而一個理論被人推翻,時而又重新可以解釋社會現象;甚至出現某個理論在某個預設前提下是不可用的,而在另一個預設前提下則成為可用的。因為在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中,我們很難真正把握某種現象下的統一、普遍及永恒的社會規律。“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之後,他的有關社會文化、社會實踐、社會規範,甚至是社會文化和社會構造的意識形態已經風靡全球,特別是在歐洲。”[8]我們由此可以看到,當時的社會科學研究已經達到的領域之寬、所涉及的範圍之廣。
發軔於19世紀美國的實用主義,作為一種行動哲學的方法論,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對話平台,因為實用主義哲學的一切出發點都來源於解決實際問題,以效果作為檢驗標準。今天的實用主義研究更多應用於語言領域,它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正如詹姆斯所說:“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一係列的實踐活動或是行為活動滿足了從語法角度鏈接的必要性。”[9]實用主義者通過運用各種方式刺激人類對事物的興趣,再從興趣的角度出發,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找出符合該環境的規律,最終總結出能夠解決該規律運行中的社會問題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