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想源頭上看,弗雷澤早期的女性主義批判理論正是在西方左派思潮“文化轉向”的趨勢下,從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批判理論家哈貝馬斯的“語言學轉向”和後結構主義者福柯的“話語分析”理論中尋求方法,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思路提出了新的訴求和挑戰,不斷拓展其理論視閾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架構。
1.“新右翼”的興起
20世紀60至70年代,美國女性解放運動獲得了一些成功。然而,至20世紀80年代,貧困女性化以及窮人和女性被汙名化已經成為美國過去30年來最重大的社會轉向之一。在1980至1990年間,英國首相撒切爾和美國總統裏根主倡“新右翼”的政治經濟與全球新秩序。新右翼勢力的福利話語認為,“需要”是危險的。撒切爾曾發表了一個聲明——“沒有社會,隻有個體”。當撒切爾在美國訪問的途中被問及在福利方麵應當為貧困的女性和孩子做些什麽時,她的回答是:讓媽媽去工作,把孩子送到孤兒院。撒切爾在英國政治中的崛起和統治,其對公共福利、健康、教育的緊縮政策,導致了“保守女性主義”的出現,造成了女性主義政治的困境。“保守的女性主義……敦促實現一種女性自己的解放,而這種自我解放卻隻限於讚美個人滿足、慶賀個人財富積累的意識形態中。”[4]因而,女性主義者爭取托兒福利或適當育兒津貼的奮鬥,不隻是越來越沒有希望,甚至成了無法想象的烏托邦。
2.馬克思主義需要理論的思想導引
“需要(needs)一般被認為有別於欲望(wants),因而具有一種批判的潛能。”[5]“需要”是馬克思經濟分配理論的重要概念,也是曆史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範疇。馬克思對“需要”比較詳盡的闡釋出現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製度下,“每個人都千方百計在別人身上喚起某種新的需要,以便使他作出新的犧牲,使他處於一種新的依賴地位,誘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從而陷入經濟上的破產。每個人都力圖創造出一種支配他人的、異己的本質力量,以便從這裏麵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滿足”。這裏的“需要”概念指的是一種創造的欲望,而不是一種真正的需要或者主張滿足的需要。馬克思接著論述道:“產品和需要的範圍的擴大,成為非人的、過分精致的、非自然的和臆想出來的欲望的機敏的和總是精打細算的奴隸。私有製不能把粗陋的需要變為人的需要。它的理想主義不過是幻想、奇想、怪想。”[6]馬克思指出,產生於幻想的需要是虛假的需要。對馬克思而言,“需要”概念是對資產階級“抽象自由和權利”理念的政治和道德批判。馬克思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需要”是社會主義用來對抗資產階級“權利”概念的批判武器。因此需要的滿足,是自我完整的實現,是真正“自由”的實現,即社會主義的價值和目的本身。共產主義的理想目標,即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宣稱的:“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