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二、“我寧可不……”:“巴托比政治”的理論內容

字體:16+-

《視差之見》發展了《伊拉克:借來的壺》中“什麽都不做”的觀點,正式提出了“巴托比政治”。巴托比(Bartleby)是19世紀美國小說家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筆下的小說人物。1851年出版的《白鯨記》(Moby-Dick)遭到世人的冷遇,心灰意冷的梅爾維爾改變文風,轉向描寫更加幽微陰暗的內心世界。1853年,他發表短篇小說《抄寫員巴托比:華爾街故事一則》(Bartleby the Scrivener:A Story of Wall-Street)。小說故事梗概如下:

故事發生在19世紀中葉的美國,故事講述者是一位在華爾街經營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他雇傭巴托比擔任法律文件的抄寫員。剛開始,巴托比工作認真負責,能夠完美地完成他將交付的工作,就是不愛說話,不離開他的座位。可是,巴托比漸漸地開始拒絕工作。他先是拒絕與同事們合作校對抄寫後的文件,拒絕出門跑腿購物,最後連抄寫也拒絕了。巴托比對律師任何要求,總是平靜而堅定地回答:“我寧可不……”(I would prefer not to…)。他每天隻站在牆邊盯著窗外。律師被巴托比迷住了,他有一種讓人難以拒絕的氣質,而且律師發現,巴托比甚至連晚上也住在辦公室裏。律師終於忍不住要求巴托比離開,當然巴托比還是回答:“我寧可不……”拿他沒辦法的律師困擾不已,幾乎要發狂了,隻好自己搬家另覓辦公室,而巴托比仍然站在那裏。辦公室房東報警,將巴托比逮捕入獄。律師到監獄中看望巴托比,他依舊拒絕任何事,僅僅站在監獄圍牆邊,最終巴托比蜷曲著身子死在那裏。巴托比死後不久,律師聽到關於巴托比的傳聞,他曾在華盛頓的“死信處理辦公室”(Dead Letter Office)工作。故事在律師的感歎聲中結束:“啊!巴托比!啊!人類!”[8]

梅爾維爾這部晦暗的短篇小說在20世紀逐漸受到理論家的重視,多位當代批判理論家曾對這個文本展開解讀。德裏達在1992年出版的《死亡禮物》(Donnerla Mort)中將巴托比與《舊約聖經》裏把獨子獻祭給上帝的亞伯拉罕(Abraham)進行對比研究。德裏達認為他們都有一種“非語言的語言”或“秘密的語言”。亞伯拉罕接到上帝的命令,要他將自己的兒子以撒獻祭給上帝,亞伯拉罕沒有提出任何問題,而是沉默地逐步執行這件事。德裏達認為,亞伯拉罕此時的無言,正如巴托比的“我寧可不……”所呈現的“沒有回應的回答”。德裏達認為巴托比“這種一再重複的說話方式等於什麽都沒說,沒有承諾,也沒有拒絕或接受任何事,這種獨特的無意義陳述使人想起一種非語言或秘密語言”[9]。此外,德裏達還提出“我寧可不……”這句話像一個未完成的句子,而這種懸而未決形成一種張力:一種不完全的寡言,一種暫時性的寡言,仿佛後麵藏有難以辨認的卓見或智慧。我們不知道巴托比到底想要或想說什麽,也不知道他不想要或不想說什麽,僅僅知道“他寧可不……”[10]。德裏達用巴托比的曖昧態度來解釋亞伯拉罕獻子前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