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究竟什麽是廣鬆涉所說的物象化呢?依他的解釋,“物化”(Verdinglichung)或者“物象化”(Versachlichung)的概念,在馬克思的文獻中並沒有很高的使用頻次[35],應該說,是青年盧卡奇在1923年的《曆史與階級意識》中第一次“再澄清”了馬克思的這一重要觀點。[36]廣鬆涉也提到,物化概念較早的形成史考古,可以上溯至謝林的條件(Be-dingung)概念,以及黑格爾的製成此物(das-zum-Dinge-Machen)的觀點,其中,都有物(Ding)這個基詞。在馬克思之後,也經“新康德學派的李凱爾特、韋伯,再加上齊美爾、卡西爾”等人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最終由青年盧卡奇重新在馬克思的語境中“再發現”了批判性的物化(Verdinglichung)概念。[37]依廣鬆涉的推測,估計是因為青年盧卡奇“在海德堡與李凱爾特的交往中獲得了觸發”。可是依我們的判斷,韋伯將馬克思的曆史現象學批判指認為“價值合理性”之後,將顛倒的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直接指認為祛魅化——Versachlichung(事物化)之後的真正中立的社會事物(Sache),青年盧卡奇卻再次顛倒老師韋伯的資產階級立場,反將事物化(世俗化)否定性地貶斥為Verdinglichung(物化),並在馬克思那裏找到了拜物教構境中的支持。
依廣鬆涉的觀點,“盧卡奇有時候甚至將‘物化’的概念與‘異化’以及‘外化’這樣的概念基本上以相同意義來使用,他在概念上沒有明確地區分‘異化’與‘物化’”[38]。這基本上是對的。青年盧卡奇並沒有完成自覺地區分和嚴格界劃這些概念的具體內涵。然而,我們也注意到,在早期的《心靈與形式》等書中,青年盧卡奇使用過異化概念,但在《曆史與階級意識》中,他在1922年9月以前的論文中曾經少量使用過Versachlichung一詞,而在《物化與無產階級意識》一文中則集中地使用了Verdinglichung概念。[39]應該說,青年盧卡奇這裏在批判語境中對Verdinglichung一詞的使用,不是來自他的老師韋伯和齊美爾,而直接來自他所閱讀的馬克思的《資本論》及相關經濟學論著,因為,他直接引述了馬克思一些關鍵性的文本。[40]當然,韋伯反轉馬克思的Versachlichung曆史現象學構境,將Versachlichung直接指認為去除主體價值合理性的形式合理性的可操作、可計量的事實基幹,如政治權力中“克裏斯瑪的事物化”(Versachlichung des Charismas),對青年盧卡奇也起到了相反的刺激作用。[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