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試教育與職業教育中精神教育的缺乏
應試教育通常與素質教育對應,指學校中的教育目標集中於學生考試合格,而不是培養完全人格的全麵素質。這裏則指中小學教育和高等教育實際顯出功能的不同。大學生進入高校之前,絕大部分學習是為了高考,所“應”的“試”不僅指每學期每學年的考試,而且指平時的學習和每一次考試都為“應”高中畢業後的高考。可以設想家長為什麽要為孩子選擇好幼兒園、好小學、好初中、好高中?不是自孩子小時就瞄準了考大學的目標嗎?而大學畢業生,雖然有部分人選擇考研,但考研比例較之考大學低得多,而且往往最後一年才作選擇,壓力比高考小得多。大一至大三的學習,是在廣泛攝取知識的基礎上,掌握某一領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這種教育可以稱作職業教育——以掌握從事某種職業的能力為目標的教育。由於改革開放以來研究生教育發展,在本科之上有了碩士博士博士後,大學的知識層次已經和以前的大中專科相近了。從這個意義上,可以將教育從中小學到大學的轉折理解為從應試教育到職業教育的一種轉折。在這個轉折的前後兩個階段,即應試教育和職業教育中都存在人文精神教育被擠壓的現象。
一般而言,中小學教育至少在指導思想、課程安排方麵考慮了培養德智體美全麵素質,既為培養健全之人,也為這個人能夠順利進入社會,從事某項職業打基礎,做預備。到高中階段分成文理科,雖是應對高考的需要,但也初步分開了不同職業所需的知識和發展方向,帶有了職業教育的色彩。由於近些年高等教育長足發展,大學作為實現人的組織社會化的優勢起點意義普遍化了。改革開放前的大學屬於精英教育,畢業生成為國家幹部,上大學是多數人不敢想象的事。現在不同。一方麵,大學教育依然成為進入社會的優越起點,有大學文憑,就有謀得較好職業的優勢。另一方麵,大學招生人數劇增,全國每年參加高考的學生有近千萬人,全國平均錄取率約為75%,有些省市已經超過85%,逼近90%,所占適齡青年比例約為8%。這顯然給更多中小學生上大學的機會。所以,城鎮以上和好點的鄉村學校幾乎從小學甚至幼兒園起就以培養未來的大學生為教育目標。通過多種多樣的測試方式,增強考取高一級學校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考入較好的學校,得到較高水平較佳效果的教育,進而考取名牌大學,成為中小學教育的一條龍目標。全國中小學生疲於聽課補習、考試輔導,千軍萬馬搶過高考“獨木橋”,成為中外曆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觀。學生為升學而讀書,為考試而考試,主體的培養價值體現於作為客體評估標誌的分數,道德和人文精神成為單純的知識作為獲取考分的內容,與主體內在的修養聯係不大,其育人功能大大減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