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從康德到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學沉思

附錄二 飛出“主奴關係”的“捕蠅瓶”

字體:16+-

眾所周知,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是哲學史上最有爭議的人物之一。崇拜他的人把他譽為曆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甚至推重他為“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貶斥他的人說他的哲學幾乎全部是錯誤的,甚至有人嘲笑他的著作四分之三是陳詞濫調,四分之一是胡說八道。真堪謂見仁見智,迥然各異。如果我們不主張感情用事的話,也許會選擇西方人常用的那句諺語來評價黑格爾,即“偉大和貽害是雙生子”。這句諺語啟示我們:一方麵,我們應該看到黑格爾思想的偉大和深刻之處;另一方麵,我們也不應該沉湎於黑格爾所製造的那些似是而非的哲學神話中。黑格爾關於“主奴關係”的理論就是一個至今仍然在理論界擁有廣泛影響的哲學神話。它仿佛是一個被施了魔法的捕蠅瓶,許多研究者都為它的魔法所迷惑,從而自然而然地成了“捕蠅瓶之囚”。也就是說,自然而然地成了黑格爾“主奴關係”理論的信奉者和鼓吹者。

凡是稍稍熟悉黑格爾哲學的人都知道,黑格爾關於“主奴關係”的理論是在其早期著作《精神現象學》中提出來的。在黑格爾看來,“主奴關係”不過是自我意識發展中的一個階段而已。在主人的麵前,奴隸對自己的整個存在都懷著恐懼。在恐懼的驅動下,奴隸全身心地投入了陶冶事物的勞動之中。結果,他們從依賴主人的意識漸漸地發展為獨立的意識,而主人隻是滿足和陶醉於奴隸的勞動所提供的種種享受之中,本來所擁有的獨立意識漸漸地轉化為對奴隸的依賴意識。這樣一來,主人和奴隸的關係就奇跡般地顛倒過來了:主人成了奴隸,而奴隸則成了主人。

黑格爾關於“主奴關係”的理論曾經得到他的同時代人和後人的廣泛推崇,幾乎可以說,任何評論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人都對這一理論讚不絕口,人們甚至把它看作黑格爾青年時期的最深刻的思想之一,尤其是法國的存在主義者試圖從黑格爾的“主奴關係”的理論中找到存在主義的源頭。然而,在我們看來,這完全是黑格爾製造出來的、淺薄的、似是而非的哲學神話之一。為什麽這麽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