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在探討馬克思哲學的理論淵源時,總是把舞台燈光集中在德國古典哲學上;在論述德國古典哲學時,又把舞台燈光集中到黑格爾身上;而在具體分析黑格爾對馬克思的影響時,又把舞台燈光進一步聚焦到黑格爾的辯證法上。人們習慣於把黑格爾的辯證法稱作“合理內核”,然而,辯證法畢竟是從屬於方法論的,光憑方法論,馬克思是無法創立自己的哲學體係的。於是,人們又引入了所謂“基本內核”,即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理論。這樣一來,一個敘述馬克思哲學思想來源的“神話”就由此而誕生了,即馬克思哲學=“合理內核”(黑格爾的辯證法)+“基本內核”(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1]經過蘇聯、東歐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的不斷修正、提煉和概括,上述神話已經內化為人們心目中的權威性結論,甚至變得神聖不可侵犯了。[2]
然而,曆史的吊詭之處在於,這個權威性的結論既不符合曆史的事實,也不符合馬克思的本意。其實,恩格斯在1890年8月5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早已告訴我們,馬克思生前已經感受到其追隨者與自己之間存在著的遙遠的思想距離。當恩格斯提到馬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理論的“討厭的朋友”莫裏茨時,這樣寫道:“正像馬克思就70年代末的法國‘馬克思主義者’所曾經說過的:‘我隻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3]馬克思的這句名言至少為我們提供了對上述權威性結論進行質疑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盡管黑格爾對馬克思的影響不止於其辯證法,但其辯證法確實對馬克思產生過重大的影響。馬克思本人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跋中告訴我們:“辯證法在黑格爾手中神秘化了,但這決不妨礙他第一個全麵地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在他那裏,辯證法是倒立著的。必須把它倒過來,以便發現神秘外殼中的合理內核。”[4]在這段常被研究者們引證的、極為重要的論述中,馬克思提出了兩個概念,即“神秘外殼”和“合理內核”。它們究竟是什麽意思呢?人們通常把“神秘外殼”解讀為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正是這種唯心主義使黑格爾的辯證法成了“倒立著的”,所以,要引入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再“把它倒過來”。其實,這種濫觴於斯大林的、流俗的闡釋方式,既沒有理解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的特殊性,也沒有意識到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局限性,更沒有認識到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的特殊性及它與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本質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