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傳統與現代之間: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哲學省思

中國文化的類型和特點

字體:16+-

1.趨善求治的倫理政治型文化

所謂中國文化類型,實際就是中華民族作為特定的社會群體區別於別的民族的特定的文化形式。而所謂民族文化,乃是民族參與共同事務、經過長期曆史積澱而形成的文化。各個民族在文化上的內在特質和外在表征不同,是相互區別的重要根據和標誌,這便是所謂文化的民族性。從文化結構的深層及其功能的廣泛性等方麵來看,所謂文化的民族性,主要指其思維方式、價值係統、情感心理等方麵的精神特質。物質文化、製度文化等方麵的特質,固然也能甚而更能廣泛地反映文化的民族性,但較之精神方麵的特質,它就顯得不那麽典型、集中、深刻。按照文化社會學家的觀點,一個民族共同參與、享受一種文化製度愈久遠,接受這種文化製度的社會化就愈深刻,民族文化的傳統精神也就愈強烈,愈具有民族性。

文化類型是指曆史上形成的、特定的社會群體(民族)共同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心理狀態、精神風貌等思想文化的最本質特征。根據這種理解,通過對傳統價值取向、理想人格、社會心理和思維方式等方麵的考察,我們可以繹出最一般的、貫穿於中國古代文化史的、對民族發展影響最深遠的本質特征:一心趨善,熱衷求治。因此,可以將中國文化的類型概括為倫理型、政治型。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分析論證。

首先,從社會性質來看,中國古代社會是宗法製的農業社會。由於中國社會在跨入文明時代的門檻時,社會變革不徹底,走的是一條維新的道路,從而使氏族血緣關係以及由此決定的血緣心理得以存續,並被統治者利用,使其膨脹、強化,成為作為整個社會基本結構的家庭之間聯係的紐帶,成為人們的心理溝通和感情認同的基礎。宗法製的形成以及宗法觀念在社會上的彌漫,孕育了一整套的行為規範。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成為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並泛化為普遍的社會心理。與此相應,每一個獨立的個人,都要有視人如己的胸懷,嚴格地約束自身,反求諸己,克製、禮讓、謙卑,處處時時事事表現出彬彬君子之風,以倫理道德的內在修養來排拒外界的名韁利鎖的羈絆。因此,在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宗法社會的土壤裏,道德之花開放得特別茂盛而豔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