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傳統與現代之間: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哲學省思

2.以人文主義為內核的文化精神

字體:16+-

中國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為觀照,以趨善求治為特征的倫理政治型文化。它以道德情感代替宗教信仰,將全民族的宗教迷狂的可能性消弭於無形。宗教神學思想在中國始終沒有而且也不可能成為意識形態的主流,中國古代社會從來沒有教權高於王權的時代,相反,是王權高於教權、壓倒教權。因此,從總體上看,從內在動力和外在表現來看,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義為內核的。這從下述諸方麵可以看得很清楚。

(1)自強不息。

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自強不息。

《易傳》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這是對中華民族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動寫照。

孔子提倡並努力實踐“發憤忘食”的精神,鄙視“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生態度。他“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9]。孔子還認為,吃食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都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才是好學的君子。

從漢代到清代,曆時兩千年,《易傳》的思想深入人心,其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觀點,為全社會所接受。不僅對於知識分子,而且對於一般民眾也產生了強烈的激勵作用。“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作為也。”[10]這段有名的記載,反映了中華民族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奮起抗爭的精神狀態和堅韌不拔的意誌。如果說,這隻是知識分子和上層人士自強不息、積極有為思想的表現,那麽,“人窮誌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鏽,人不學習要落後”等民間俗諺,以及不少人用“自強”作為自己的名字,則反映了自強不息精神的普遍化和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