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從學術研究的層麵審視,還是從社會實踐的層麵考察,中國文化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之間,都有不可分割的聯係。將近二十年前,我也曾經認為,中國文化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是同等概念,其內涵和實質都是一樣的,以致斷然說過:“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197],並認為二者都具有兩重性,即都有積極性和消極性,“既有光輝燦爛、催人奮進的一麵,又有沉滯抑鬱、激人圖變的一麵。優異的一麵中蘊涵著消極的因素,令人憤激的一麵中包蘊著值得寬慰、可以向另一麵轉化的潛在質素”[198]。從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到現在,經過這將近二十年的研究,經過對國內外相關問題的思考,特別是通過對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價值目標的考察,以及全球化所帶來的世界不同民族之間在經濟、文化方麵的交往、滲透、交融,我逐漸改變了看法,形成了一個初步的見解:中國文化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不是同等內涵的概念,而是既相互聯係、貫通,又相互區別、各有其旨趣的概念。中國文化精神是個中性的概念,中華民族精神是個褒義的概念。中國文化精神的優秀成分,構成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文化精神的核心價值,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這樣一個區分,既有利於我們深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剖析中國傳統文化的利弊,理性超越傳統文化的局限,合理轉化傳統文化的有益資源,也有利於我們弘揚民族正氣,升華民族精神,從而在實踐中更好地建設我們的文化。更為重要的是,在對外交往中,挺直民族脊梁,反對民族文化虛無主義。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才在上文就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曆史發展作了較多的議論。根據上述認識,如果要使用列舉式的方式論說中國文化精神的主要內容,則我們大致可以概括為:自強不息、正道直行、貴和尚中、民為邦本、平均平等、求是務實、豁達樂觀、以道製欲、重整體倡協同、崇古重老、重道輕器,等等。顯然,就其價值指向和曆史作用而言,這些內容既有十分正麵的方麵,也有具有兩重性的方麵。而中華民族精神的主要內容,我們大致可以概括為:愛國主義的民族情懷、團結統一的價值取向、貴和尚中的思維模式、勤勞勇敢的優良品質、自強不息的進取意識、厚德載物的博大胸襟、崇德重義的高尚情操、科學民主的現代精神。這種概括,既考慮到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曆史傳承,也考慮到了它的當代拓展,而這些內容總體上是積極向上的、具有很強的曆史合理性和時代價值。正如我前麵所強調的,顯而易見,中國文化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之間,就其內容和思想旨趣而言,具有很強的貫通性和涵攝性,當然也有明顯的區別,二者之間形成了適度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