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新儒家認為,中國文化的旨趣、重心及其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在於其道德理想的超越和人文意識的充實。
何謂道德的理想或曰道德的理想主義?牟宗三疏解道:“理想”的原意根於“道德的心”。“道德的心”,淺顯地說,是一種道德感;經典地說,是一種生動活潑怵惕惻隱的仁心。一切言論行動,無論個人的還是社會的,如要成為有價值的或具有理想意義的,皆必須根據“原意”的理想而實踐。道德的理想主義,“即孟子之文化生命與德慧生命所印證之‘怵惕惻隱之仁’是也”。“由吾人當下返歸於己之主體以親證此怵惕惻隱之仁,此即為價值之根源,亦即理想之根源。直就此意而曰‘道德的理想主義’。”[143]據此,牟宗三指出,儒家心性之學和個人道德主體,是人的價值意識的來源和依據。能提升價值意識,方能講文化意識與曆史意識,可見,牟宗三是將人類精神的源頭和價值領域、文化生命的開拓及其判斷尺度,歸結於儒家仁學的認同和體悟,這正是其具有偏執情緒的文化情結的顯露。
依據上述價值原則,牟宗三認定,以怵惕惻隱之心為基礎的“道德的實踐”與“道德的理想主義”,集中體現在儒家文化係統之中。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惡惡去惡、好善為善、人禽之辨等思想傳統,皆根源於儒家不忍人之心,即所謂仁心。惡的最根本意義就是人心陷於物欲之中,“順軀殼起念”(王陽明語),隻憑生理本能生活。人的心思如順此**發展下去,則“無窮的罪惡皆從此出,一切皆不能說有價值,有理想”。因此,人隻有順著孔孟儒家所引導的反求諸己的道德的心路邁進,克服一切“順軀殼起念”的欲念,才有理想價值可言,才能克服陷溺。“依此而言,唯由道德的實踐之怵惕惻隱之心處,始能說理想主義。”[144]這是就惡惡去惡方麵而言。就好善為善方麵而言,則善的根本意義在於從陷溺中超拔出來,而歸於那個怵惕惻隱之心本身。善的根源在於人的內心,而不在心之外的任何事物。儒家文化的這種功能,牟宗三認為絕非基督教、佛教以及道家、法家思想所能比擬,所能替代的。因此,他宣稱:“我以為在傳統的一切思想學術中,隻有儒家的文化係統可以作為我們社會實踐的指導原則。”[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