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百年變局

04 “百年變局”下的大國責任與全球治理

字體:16+-

2019年6月28至29日,二十國集團(G20)第14次首腦峰會在日本大阪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世界多國政府首腦出席峰會。自1999年正式成立以來,二十國集團(G20)機製已經走過20年。從早期的部長級會議(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機製)到2008年以後的首腦峰會,其層級不斷提高、影響力穩步擴大,業已取代七國集團(G7)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首要平台”。而中國則在這一“曆史轉折中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1]。

作為國際社會應對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製度性產物,G20峰會機製在過去11年中為全球經濟金融的發展與改革提供了新的動力。[2]然而,在G20機製自身固有缺陷、當前全球經濟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泛濫、民粹主義盛行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機製本身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治理主體都麵臨新挑戰。[3]

鑒此,本章在文獻研究以及近兩年來對美國、歐盟、日本、印度、印尼、土耳其、澳大利亞等G20國家以及伊朗、巴基斯坦等非G20重要國家進行密集調研的基礎上,首先回溯作為全球(經濟)治理重要平台的G20機製成立20年來所取得的成就,重點評估2008年G20升級為首腦峰會後的機製化建設與演進邏輯並做曆史分期;然後研討近兩年來G20機製所遭遇的最新困境,重點考察杭州共識的國際接受度與當前所麵臨的最新挑戰;最後就如何延續“杭州共識”,並進一步優化G20架構、推進全球治理改革提出新的中國思路。

一、G20的發展及當前麵臨的問題與挑戰

促成二十國集團(G20)機製產生的機緣是兩場衝擊全球的金融危機。[4]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富國俱樂部”認識到“既有G7/8及更早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無力為一個新的全球化金融時代提供金融穩定;同時,需要建立一個既包括既有強國又包括新興經濟體的更廣泛和更長期的集團來提供這一全球公共產品”,於是建立了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機製以共同應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