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白壽彝與20世紀中國史學(第九卷)

讀書,一個曆史學家的真誠囑咐[1]

字體:16+-

——再談白壽彝教授談讀書

新年伊始,我又想起了白壽彝教授談讀書的事。1982年,我寫了一篇小文,叫作《白壽彝教授談讀書》,發表在《讀書》雜誌1982年第5期上麵。這篇小文的內容,主要是寫了白壽彝先生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及其有關的主張,如要舉辦小型讀書會,要關心當代人的著作,要以真誠、寬厚的態度來評論當代人的著作,等等。記得當時一位編輯還約我到《讀書》雜誌編輯部,就白先生倡導舉辦讀書會的問題做了一些交流。18年後,白先生在完成多卷本《中國通史》總主編的學術工作後,與世長辭。而現在,我寫的那篇小文,也已經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了。此時,我之所以又要寫“再談白壽彝教授談讀書”的問題,一方麵,是不能忘卻他循循善誘地希望晚輩、後學認真讀書的那種真誠的囑咐;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今年是這位史學家的百年誕辰,激起自己心中的緬懷之情。

一、讀書和功力

1981年,白壽彝先生寫了一篇短文《要認真讀點書》。此文開篇,他做了這樣的“自我反省”,他寫道:

1980年11月,陳垣百年誕辰。12月,顧頡剛先生逝世。為了紀念這兩位老先生,我讀了他們的一些著作。這些著作使我深深地感動了的,是他們治學的功力,是他們認真讀書的精神。在我們這一代,在治學的功力上,在讀書的認真上,能趕上他們的,恐怕是不多了。就我和我同輩的一些朋友來說,我們很少認真讀曆史書,也很少認真讀馬列的書。多年以來,我們的研究成果不多,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原因,而讀書不認真至少是一個很大的原因。[2]

這些話,不是謙辭,也不是為了說說好聽,而是真誠的自省。當時白壽彝先生72歲,能做這樣真誠的自省,在那時也並不多見。我們不妨把這些話看作是對所有史學工作者的期待和激勵。白先生常說,他“70歲才開始做學問”,也從一個方麵反映了他的真誠的態度。當今人們由於“競爭激烈”,已經沒有“認真讀點書”的工夫了。可是,“創造性”的東西似乎比當年要多得多,這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