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白壽彝與20世紀中國史學(第九卷)

論史學遺產

字體:16+-

史學遺產和史學研究[1]

——讀《談史學遺產答客問》書後

20年前,白壽彝先生曾撰寫《談史學遺產》[2]一文。今年,他又在《史學史研究》季刊上,連續發表四篇《談史學遺產答客問》[3]。我認為,作者關於史學遺產的許多見解,對推進我們的史學研究工作來說,是很重要的。

一、曆史遺產和史學遺產

“我們的史學工作者注意一般的曆史遺產比較多,注意史學遺產還很不夠。”這種情況,今天還是存在的。在這裏,作者提出了“曆史遺產”和“史學遺產”兩個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的概念。

“曆史遺產”是一個內涵很廣闊的概念。作者認為,它應當包括前人在“數學、天文曆法、農學、化學、建築、機械、音樂、舞蹈、雕塑、繪畫、文學、哲學,等等”方麵所獲得的成就(《談史學遺產》),當然,也包括前人在史學方麵的成就。這就是說,凡前人在科學、技術、文化等各方麵的一切成就,都可視為曆史遺產。作者的這個看法無疑是正確的。毛澤東同誌說過:“學習我們的曆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4]這裏所說的“曆史遺產”,指的就是在中華民族曆史上前人創造出來並遺留至今的一切文化遺產。作者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待曆史遺產的。

史學遺產是曆史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包含著前人在史學方麵所創造的一切成就。史學遺產這個概念,在曆史學界很少為人們使用,直到今天,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史學工作者大都習慣於使用“曆史遺產”和“文化遺產”這個概念來談論史學遺產,這雖然在總的方麵並不錯,但畢竟是不夠具體的。作為科學的概念,史學遺產是有它的特定的含義的。作者在《談史學遺產》中,認為史學遺產應當包括以下六個方麵:(1)史學基本觀點方麵的遺產;(2)曆史觀點在史學中的地位之認識方麵的遺產;(3)對史學工作的作用之認識方麵的遺產;(4)史料學和曆史編纂學方麵的遺產;(5)在諸曆史問題上的前人研究之成果;(6)史學家和史學著作。作者在《談史學遺產答客問》中,則進而概括為這樣五個方麵:(1)關於曆史觀點;(2)關於曆史文獻學;(3)關於曆史研究對象;(4)關於曆史編纂學;(5)關於曆史文學。依我的淺見,後一種提法比前一種提法更明確,也更科學。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第一次提出了研究曆史文獻學的任務,還強調了曆史文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