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曆史敘述和修辭的傳統看法提出真正嚴重挑戰的,首先是羅蘭·巴爾特在1966年至1968年發表的三篇論文。其中最重要的是《曆史話語》(Le discours de l' histoire)[41];另外兩篇分別是:《敘述的結構分析導論》(Introduction a l' analyse structurale des recits)[42],《論實在的效果》(L' Effect du reel)[43]。巴爾特把“話語”定義為“超越句子層次的詞語係統”,他直截了當地提出了一個哲學家和史學家從未遇到的問題:話語的結構分析應當保留虛構敘述與曆史敘述之間的差別嗎?換言之,曆史在某些重要的可辨別方式上與虛構的敘述確實有區別嗎?巴爾特對曆史寫作進行了形式分析,並通過考慮經典史學家在其話語中能夠使自己權威化的那些條件,巴爾特開始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意味著對羅曼·雅克布森(Roman Jakobson)所謂的“轉換器”(shifters)的研究:這些手段“保證了從言語到言語行為的轉變(反過來也是這樣)”。這個公式無疑是相對難理解的或不透明的;但是,巴爾特通過羅列各種層次的轉換繼續闡述這個問題。首先,經典史學家,如希羅多德和米什萊(Jules Michelet),聆聽並把他們聽到的東西整合進他們自己的話語。其次是有機組織層次的轉換。譬如,史學家常常說,他暫時先離開這個論題,先插入一個其他問題,以及到後麵再回到這個問題上,等等;這顯然是出於曆史話語的文本需要。第三種轉換是在起始陳述或前言中提供的。例如,隻有等其他文本完成之後,米什萊才寫法國史。通過這些轉換,巴爾特聲稱,曆史編年的時間被解構了。譬如,馬基雅維裏能夠用一章的篇幅寫20年的曆史,而在另一章中寫幾個世紀。直線展開的時間被扭曲了。
巴爾特指出曆史學家有隱瞞曆史與他們自己主觀性相關聯的傾向,從而創造出客觀性的“關聯幻相”,於是曆史論證出現了極端相對主義的轉向。進而,史學家把自己限製於什麽發生過上,不談什麽未發生,什麽是不確定的。這樣,所謂客觀的曆史話語就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話語,因為存在著“言語行為的極端審查製度”,以致話語大量回流到言語而無人對言語負責任的地步。顯而易見,巴爾特的策略是把主觀性看作是曆史話語的客觀存在,由於史學家隱瞞這種主觀性的客觀存在,因而使自己陷入了雙重的主觀性,從而導致極端相對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