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曆史事實不存在於當前時空之中,那麽傳統的曆史本體論或思辨的曆史哲學就受到質疑。既然曆史通過人們的理解與敘述而存在,那麽曆史就是人們的認識問題。但是,怎樣理解曆史認識和曆史理解,人們也並沒有相同的意見。經過德國哲學家狄爾泰(Wilhem Dilthey)對“理解”(verstehen)概念的洗禮,一部分西方學者對曆史的理解從客觀主義轉向了主觀主義。先是克羅齊提出“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當代”與“現在”成了最重要的時間構架,漫長的過去都壓縮在當下這個點上;後有柯林伍德認為“一切曆史都是思想史”,曆史不再是對事實的考察,而是人們頭腦中的思維過程。這樣一來,曆史就成了當前人們對過去的認識與理解。曆史學家的任務不再是盡可能客觀地認識過去,而在於不斷地闡釋和重塑人類的文化遺產。這一部分學者,用法國哲學家利科(Paul Ricoeur)的話來說,大致可以看作是屬於“批判的曆史哲學家”。[6]經過李凱爾特(Heinrich Richert)、馬克斯·韋伯(Max Weber)、齊美爾(G.Simmel)、胡塞爾(Edmund Husserl)、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以及法蘭克福學派的推動,批判的曆史哲學在德國得到了持續不斷的發展。在法國,批判曆史哲學的代表人物有雷蒙·阿隆(Raymond Aron)、薩特(Jean-Paul Satre)、馬魯(Henri-Irenee Marrou)、韋納(Paul Veyne)和利科等人。批判的曆史哲學的研究目標在於,確定曆史學的學科性質、界限和特有價值。
另一部分學者是受美國科學哲學家亨普爾(Carl Gustav Hempe)的影響才討論曆史理論問題的。1942年,亨普爾在《哲學雜誌》(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上發表的《普遍規律在曆史學中的作用》一文,引起了哲學界的熱烈討論。參加這一討論的主要有伯林(Sir Isaiah Berlin)、沃爾什(W.H.Walsh)、德雷(William Dray)、曼德爾鮑姆(Maurice)、加德納(Patrick Gardiner)、納格爾(E.Nagel)和多納根(Alan Donagan)等人。這些人或以自然科學為榜樣,或以社會科學為依據,試圖通過對史學理論的梳理與規範,把曆史學提升到科學的層次。這部分人屬於利科所說的“分析的曆史哲學家”,他們都不滿足於傳統的印象式講故事的曆史。他們之間的爭論主要在於,曆史學在本質上與自然科學有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