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大意】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一定會有同誌和朋友。”
一個人有了美德,自己就不會感到孤單,會得到很多朋友。人不能把自己孤立起來,真正的有德之人是生活在人群中間;有德之人的朋友遍布天下。這就是孔子講的仁義,即愛己就是愛人,仁義就是大家好,仁義就是快樂。
孔子說的朋友,是沒有血緣紐帶的兄弟式的朋友,這種朋友關係是義結關係,親如手足,成了勝似血緣關係的兄弟。不是“相煎何太急”的曹丕、曹植,而是“不能同日生,但願同日死”的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的兄弟關係。
據《說苑·雜言》記載,孔子也曾說過,行為合於仁義禮節,千裏之外都是兄弟,否則,就是兩人對門坐也不相往來。
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列寧說,無論你是什麽膚色,無論你遠在異國他鄉,舉目無親,語言不通,但隻要憑著《國際歌》——全世界無產者的歌,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同誌和兄弟。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隻要你有美德,四海之內又何愁沒有像兄弟一般的好朋友呢?
做人必須懂得朋友之道。大家都明白,眾多的朋友往往是最有利於我們開創事業的資本。有多少現在功成名就的人物,當初如果不是朋友的鼓勵而使得他們牢牢地堅守自己的陣地,恐怕早已在他們事業生涯中的某些危急時刻放棄奮鬥、偃旗息鼓了!如果生活中沒有友誼的話,我們的生命將是一片荒蕪貧瘠的沙漠!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童年,貧窮而不幸。14歲那年,他借錢買了一條小船,開始偷捕牡蠣。可是,不久之後就被水上巡邏隊抓住,被罰去做勞工。傑克·倫敦瞅空子逃了出來,從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