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學入門:理解真實世界的88個經濟學常識

75.是不是規模越大,效益會越好?|規模經濟

字體:16+-

19世紀末,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提出了一個理論:高效大型機器設備的廣泛應用,必然會導致企業規模擴大,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有利於企業使用更先進的技術,實行更精細的分工、協作並進行專業化生產,也有利於企業產品零部件的標準化、通用化,生產經營的聯合化和多樣化。大量銷售、采購以及對產品進行綜合利用等各方麵因素的充分發揮,就會規模效應,也稱為“規模經濟”。

生產任何東西都需要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要實現盈利,就要讓銷售收入大於生產成本。我們知道,固定成本是不變的,所以生產得越多,分攤到單個產品中的固定成本就越少,盈利也越大。那麽,按照這一思路來設想,是不是規模越大,經濟效益就越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規模經濟,通常都發生在初始階段,可當生產擴張到一定規模以後,再繼續擴大生產規模,經濟效益就不會再提升了,而是會下降,這叫做規模不經濟。

原因在於,企業規模擴大後,對外與市場協調的成本增高,內部運行機製的協調難度增大,管理和指揮也變得複雜,信息傳遞的速度減緩,管理效率下降,邊際收益也會下降,甚至變成負數。簡單來說,企業規模擴大了,內部結構變得複雜了,這種複雜需要耗費更多的能量和資源,抵消了規模擴大帶來的好處,所以就無法提升效益了。

對企業管理者而言,認識到“規模不經濟”這一問題至關重要。如此,才能避免因最初看到規模效益後,實行盲目的、無限度的擴張。相對理性的處理方式是,結合各種生產要素,即勞動、資本、自然資源等,實現最佳規模的產出。

格蘭仕公司在這方麵做得就比較好,可以為企業提供借鑒:在企業發展初期,格蘭仕堅持微波爐的專業化生產。到20世紀末,格蘭仕公司已成為世界微波爐第一大生產商。然而,格蘭仕公司的生產極限是1200萬台,按照當時的速度,不超過兩年就會出現微波爐飽和的局麵。所以說,微波爐這一產品,已經接近了規模的平衡點,當時全世界的消費能力也就是1500萬台,再擴大生產的話,就會出現規模不經濟的情況。在這樣的局麵下,格蘭仕開始實行多元化發展策略,斥資20億強勢進軍冰箱、空調製冷業,達到了800萬台空調的年生產能力,成功地從專業化走向了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