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貨幣的真相:貨幣規則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第十一節 房子竟然也能“造”貨幣

字體:16+-

美國的金融危機可以說是禍起房子。其實在絕大多數的國家,房子都是最重要的資產,被譽為“經濟周期之母”。至於在我國,更是最熱門的詞匯。高房價一直被老百姓所詬病,為了保持房價穩定,政府出台了一輪又一輪的調控措施,也沒擋住房價上漲的勢頭。為什麽房價會持續高漲呢?很多人會畫一個貨幣數量曲線和房價曲線,發現兩個曲線是高度吻合的,於是斷定高房價是貨幣超發的結果。真的是嗎?此處要強調一點,相關不等於是因果關係。在實際經濟中,變量之間往往都是相互影響的。

所謂“萬丈高樓拔地起”,建房子的前提是得有地皮。這就不得不涉及生產三大要素裏的土地(三大要素:土地、人力、資本)。要說土地相比起另外兩個要素有個特殊性,就是持久性。隻要地球不爆炸,作為一個實體它就不會變的(這是它的物理屬性)。變的是它的用途,比如原來是用來種田的,每畝可能也就幾百元錢,將種田的地變為住宅用地,那價值可是幾十上百倍地翻。

政府不僅可以有賣地的收入,還可以以土地為抵押向銀行貸款,不過在我國,地方政府是不能直接向銀行貸款的。但是方法總比“困難”多,所謂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就應運而生了。各級政府成立地方融資平台(公司性質),將手中的儲備土地交給平台,再由平台拿土地作抵押找銀行貸款。既是政府背書的企業,又有最靠譜的土地做抵押品,銀行也就大膽放心地發貸款了,而貸款創造了存款也創造了貨幣。

總結起來:相對於可出售建設用地的巨大市值,政府征地的直接成本非常微小,與發行“低成本、高麵值貨幣”的原理非常相仿;在供地融資的經濟流程裏,土地可以抵押借貸,從而把銀行的貸款動員起來;貸款創造的大量貨幣又反過來推動房價、地價上漲,高漲的房價、地價又反過來撬動更多貸款,如此循環往複。因此,地價與貨幣的關係不是單向,而是彼此相互影響、循環往複的。經常看到有專家評論說,我國的高房價是因為我國具有高儲蓄。看了上麵的分析,應該看到這純屬本末倒置,應該是土地撬動銀行貸款,銀行貸款創造貨幣,貨幣又反過來推高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