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貨幣的真相:貨幣規則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第三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字體:16+-

玩了上麵的遊戲你可能會覺得畢竟隻是個模擬,裏麵有太多的假設,B怎麽可能就憑淨值可以借那麽多錢,對於節節攀升的股價,其他人怎麽可能無動於衷?是的,這個遊戲和真實的市場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真實的市場更精彩!

《大富豪》遊戲裏,B負債對應的資產是股票,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負債撬動的主要資產則是資產證券化產品,資產證券化既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大創新,又是次貸危機爆發的誘因之一。

那麽,什麽是資產證券化產品呢?舉例說明,張三、李四、王五向銀行貸款買房,三個人共借了300萬元,20年後利息加本金一共要還500萬元。但是商業銀行在放出貸款後並不想把這筆貸款留在賬上,因為要等20年,時間太長,還要消耗資本金,限製銀行貸款能力。

啥又是資本金呢?這有點類似於一般企業的注冊資本。盡管銀行都是通過負債來完成信貸業務(重要事情強調三次,貸款創造存款,存款是銀行的負債),但是銀行家們也不能“空手套白狼”,總要有初始投資(股本),這就是銀行資本金。資本金要多少才能開銀行呢?這就有講究了,老王開間銀行投了100元做資本金,隔壁老李投2元錢也開了個銀行。那你一定會說還是把錢放在老王的銀行更安全。那可不一定。要是老王銀行的資產/負債是老李的100倍呢?資本金不取決於具體金額,而取決於銀行資產規模的比例。

起初由於各國對銀行資本金的要求不一樣,這就會導致國際銀行不公平競爭的問題。比如A國要求的資本金比例是10%(可以發放資本金10倍的貸款),B國要求的資本金比例是50%(隻能發放資本金2倍的貸款),同樣資本金金額的情況下,A國銀行可以發放的貸款額度是B國的5倍(或者說A國銀行的成本低於B國銀行的成本)。這就產生了一個悖論,風險低的銀行沒有競爭力。1974年,西方10國成立了巴塞爾委員會,對銀行監管製定了統一的標準。雖然巴塞爾委員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銀行監管國際組織,但事實上已成為銀行監管國際標準的製定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巴塞爾協議》。說是協議,從字數上看更像一本大部頭的書(實際也是按書來賣的)。該協議對銀行的監管內容很多,但最核心的一條就是資本充足率。最新的《巴塞爾協議Ⅲ》要求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要達到7%~8%,也就是說銀行資產最多隻能是資本金的12.5倍。這個資產計算可是個技術活,不同的資產根據不同的風險其權重是不一樣的。按風險程度從小到大依次劃分為“無風險”到“完全風險”五個級別,分別賦予0、10%、20%、50%、100%的風險權重,因此這個資產準確的說就是風險加權資產。比如在我國,國債的風險權重就是0,這意味購買國債並不會占用銀行的資本金;給中小企業和個人的貸款風險權重則是75%~100%;而銀行間互相借款的風險權重則是20%~25%。因此,除了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外,銀行監管機構對銀行的監管要求也會限製銀行的貸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