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曆史上發生的金融危機,盡管細節各不相同,但是共同的特征卻非常明顯,其中高負債(高杠杆)就是典型。以18次金融危機前後債務的變化為例,盡管這18次危機發生的國家和時間都不一樣,但是無一例外,在危機前都經曆了債務的快速增長,並在危機發生當年債務達到頂峰,而在危機後債務迅速下降(圖7-2)。
圖7-2 18次金融危機前後債務變化
數據來源:BIS的實體部門(企業和住戶)杠杆率。T為危機爆發年份,主要根據Laeven&Valencia(2008)。
債務是怎麽升上去的?又是怎麽引發危機的呢?咱們先玩個遊戲,這個遊戲許多電腦玩家都比較熟悉,就是《大富豪》[18]。假設有ABCDE五個人,分別擁有初始資金100元現金,每個人有30股股票(也可以是房子、債券、金融衍生工具等等)。假設一開始的時候股票價格是10元/股,起初大家都是無債一身輕。資產淨值的算法是(資產的總數×資產的價格+手上還有的現金-總負債),此時五個人淨資產均為400(10×30+100)(表7-1)。
表7-1 初始狀態
遊戲正式開始,第一輪,A和B覺得股票會漲,分別向C和D買進10股股票。購買的行為推升了股票的價格,由原來的10元漲到12元(沒有漲跌停板限製)。而購買股票的資金(120元)已超過A、B兩人手中的現金,因此,A、B各借入100元。第一天收市後,由於股票價格上漲,每個人的資產淨值都增加了60元,而且大家一模一樣。A、B就是“活雷鋒”(表7-2)!
表7-2 第一輪
嚐到甜頭的的B第二天開市後繼續入場掃貨,A是淺嚐輒止。當然買股票的錢還是借。B又借了100元向C買入10股,這一買入行為刺激股價繼續上漲到13元/股。不過第二天收市前,A和B要把前一天借的錢的利息給還了,假設利息是10%(10元)。由於股價上漲,大家身家(淨資產)又都漲了。不過與前一天不同,敢於借錢的A和B身家已經超過了C、D,順帶拉上了啥也不幹保持佛係的E(表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