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的理論分析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轉型並不容易,就如娛樂圈裏歌星轉為影星或者影星轉歌星一樣困難。尤其對於我國而言,貨幣政策的價格調控是希望通過調控基礎貨幣的利率,進而間接影響銀行存款和貸款的利率。這個調控過程的前提是銀行擁有存款和貸款利率的自主決定權,這被稱為“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一點可以看看國際上成功實現利率市場化的例子。作為金融市場最發達的美國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利率自由化,它也經曆了由利率管製到利率自由化的過程。美國對銀行存款的利率限製是大蕭條的產物,其《1933年銀行法》規定,銀行不得對活期存款支付利息,並對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設置利率上限,也就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Q條例。此後,美國進一步降低了存款利率上限,並擴大了Q條例適用的範圍。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通脹的節節攀升,市場名義利率遠超存款利率上限,在銀行存款意味著負收益,資金大量從銀行體係流入貨幣市場,造成“金融脫媒”。鑒於此,美國開始著手推動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過程不是沒有風險。取消存款利率限製,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為了吸收公眾存款就會競相提高存款利率,進而大大增加銀行的成本。在負債端(存款)支付的利息相對剛性,在資產端(貸款、債券)收益則相對不穩定,一旦受到衝擊,可能導致銀行資不抵債。美國取消利率管製後也經曆了一係列重大金融風險事件,20世紀70年代著名的儲貸危機導致1000多家儲蓄機構倒閉,涉及總資產超過500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1.5%),給美國政府和納稅人帶來的損失超過1600億美元。不僅美國,其他各國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也都出現了金融機構大量破產的情況,有的國家甚至不得不被迫停止利率市場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