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貨幣的真相:貨幣規則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第五節 “量”和“價”的抉擇

字體:16+-

在之前聊大師們的貨幣理論的時候,有的大師認為應該調控貨幣數量(如弗裏德曼),有的人則認為應該調控貨幣的利率(如新凱恩斯主義者)。這兩種方式有什麽區別嗎?大師們為什麽會在這方麵有分歧?回顧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貨幣調控方式,各國中央銀行幾乎隔一段時間就要來一次轉型。

還是以美聯儲為例。1939年前的美聯儲貨幣調控的方式很少,主要就是再貼現和公開市場操作,這一時期應該可以看作為是數量調控時期。1939年開始後,美國進入戰時體係,美聯儲的目標基本隻有一個——壓低利率為財政部低成本融資創造條件,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朝鮮戰爭結束,這又可以看做是價格調控時期。前麵提到過,在滯漲的背景下,利率調控失效,高通脹帶來高利率,美聯儲為了降低利率(高利率對經濟是嚴重打擊)就不得不投放貨幣,這又進一步推高通脹,高通脹又推高利率,利率的調控方式進入一個死循環。在貨幣主義理論影響下,中央銀行轉向貨幣數量調控。進入20世紀80年代,美聯儲再次開始轉向,主要原因就是無論是M1還是M2或者M3都與通脹沒有太大關係,究其原因,主要是隨著金融創新的出現,社會上大量的流動性被排除在貨幣供應量的統計之外,常規衡量貨幣量的M1、M2、M3已經失真。

1993年,時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美聯儲將放棄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轉而以聯邦基金利率為政策目標。然而鬥轉星移,到了2008年後的後危機時代,盡管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降到0,但依然無法將美國經濟拉出衰退的泥潭,伯南克祭出了量化寬鬆的大招,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極端情況下的貨幣數量操作。而近幾年頻頻出現的“負利率”則可以看做是一種全新的價格調控實驗。從美聯儲的轉型曆程可以得出兩條結論:第一,價格調控和數量調控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隻能在不同的宏觀環境下,看哪種方式更加合適,關於這一點,美國經濟學家普爾.W在其《簡單隨機宏觀模型中貨幣政策手段的最適度選擇》一文中做了經典闡述;第二,中央銀行很難同時兼容兩種調控方式,大多數情況下隻能二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