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鬼穀子的局,王陽明的道

心之體,意之動,良知,格物

字體:16+-

“明”言有“道”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明”言今說

無善無惡是心的本體,有善有惡是思想的萌動,知善知惡是人的良知,培善去惡是格物的功夫。

今人得“道”

在王陽明的心學體係中,有一個等式:心=性=理=良知。

雖然是一個等式,每個概念還是有所區別的。

心是什麽呢?心=無善+無惡=0;

性是什麽呢?性=有善+有惡=0;

理是什麽呢?理=非善+非惡=0;

良知是什麽呢?良知=知善+知惡=0。

善惡可以說一正一負,但流於觀念上時,其性本空,隻是一個0。正因為如此,格物便成為可能。假設惡念像太行、王屋二山一樣,是實體的存在,你想格掉它,哪怕你有愚公精神,這輩子也不能夠,還要靠子子孫孫幫忙。因為惡念本空,你想格掉它,馬上就格掉了。格物也可以列出一個等式:格物=為善+為善+為善+為善……

為什麽要格物呢?因為人有貪欲,以至失其本心,變為凡心。

凡心=為惡+為惡+為惡+為惡……

所以,需要不停地格物,使凡心漸近聖心。

聖心無善無惡,隻是一個0,如同佛家所說的“空”。但“空”不是沒有,正如0不是沒有一樣,不然,將你的存折上拿掉一個0,你就該哭鼻子了。

由於王陽明所說概念似同非同,所以聞者似懂非懂,為這些問題,王陽明跟弟子們進行了大量的探討。

有一次,弟子德洪與汝中在一起討論學問。汝中談了王陽明的“四句教”,即“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德洪不解,問:“這是什麽意思?”

汝中說:“這恐怕不能算絕對結論。如果說心體是無善無惡的,那麽意也應該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也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也是無善無惡的物。如果說意有善有惡,那麽心體必然也有善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