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有“道”
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明”言今說
一個人之所以成聖,在於純粹地感悟天理,而不在於才能大小。因此,即使是很平凡的人,隻要肯自修,使自己的心與天理契合,就可以成為聖人。
今人得“道”
人人都有良知,都是“天生聖人”,隻因後天的習染,變作了小人、愚人或別的什麽人。陰溝裏的金子還是金子,隻是不那麽好看,不那麽好聞,價值卻還在,洗淨了還可愛。所以王陽明認為,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聖人。
成聖的標誌是“純乎天理”,讓“金子”變回本來的模樣,一塵不染。
成聖的途徑是“肯為學”。很顯然,王陽明為學,不隻是讀書長本事而已,學問再高,本事再大,都不一定能“為聖”。對此,王陽明解釋說:“蓋所以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兩……猶一兩之金比之萬鎰,分兩雖懸絕,而其到足色處可以無愧,故曰‘人皆可以為堯、舜’者以此。學者學聖人,不過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猶煉金而求其足色。”
人心如純金,人欲多一分,成色減一分;人欲減一分,成色增一分。做學問、長本事,隻能增加分量,不能增加成色。分量足當然是好事,成色太差,跟銅鐵等價,就無趣了!
王陽明指出了一條“為聖”的坦途:去人欲而存天理。將後天的人欲一分分減少,直至“無欲”,回歸天性,回到最初的原點,便成聖了。
許多人覺得“無欲”二字不可思議,也不以為然:難道孔子、老子不穿衣吃飯嗎?不娶妻生子嗎?不想做官、賺錢嗎?這當然是對“無欲”的誤解。打個比方,水往低處流,流過山峰,流過平原,流歸大海。那麽,水有沒有欲望呢?如果沒有,為什麽忍不住向低處流的衝動?如果有欲望,為何不向高處流,流到銀河去?很顯然,水無所謂有欲或無欲,隻是自然而然,按自己的本性行事。聖人也是如此,無論吃飯穿衣、娶妻生子、做官發財,都順從本性、自然而然,像水一樣,在有欲無欲之間,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這就是聖人的“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