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有“道”
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
“明”言今說
是非之心,不用思考便知道,不用學習便具備,這是真正的良知。
今人得“道”
王陽明有《詠良知四首示諸生》詩,第一首便點出了“良知”的要旨: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
而今指與真麵目,隻是良知更莫疑。
什麽意思呢?每個人心裏都有良知,不比孔子多一點,也不少一點。因為良知本是天生,不用學習和思考,自然而得,大家不多不少,隻有“靈丹一粒”。那麽,為什麽孔子是大聖人,而大家隻是凡人呢?因為孔子體悟了自己的良知,而大家還處於蒙混狀態,將“靈丹”遺棄在物欲的垃圾堆中。
王陽明這一說法,借鑒了佛家的觀點,佛家認為“凡聖不二”,每個人的佛性沒有差別,不同之處隻在一個悟字上,“佛是已悟的凡人,凡人是未悟的佛”。作為“先覺”者,其義務是“先覺覺後覺”,幫助未悟者覺悟成聖,幫助的方法,並非將“良知”灌輸給他人,而是引導他人發現自己的“良知”。
孔子曾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對此,王陽明對弟子們作出精彩的解釋:“有鄙夫來問孔子,未嚐先有知識以應之,其心隻空空而已;但叩他自知的是非兩端,與之一剖決,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來天則,雖聖人聰明,如何可與增減得一毫?他隻不能自信,夫子與之一剖決,便已竭盡無餘了。若夫子與鄙夫言時,留得些知識在,便是不能竭他的良知,道體即有二了。”這就是說,孔子引導“鄙夫”的方法,不是將良知像傳授知識一樣傳授給對方,而是以沒有絲毫偏見的平等心,引導對方反觀自心,發現心中本有的“礦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