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高效能人士的情商修煉課

怎樣排除內心的憂慮和焦慮感

字體:16+-

一位作家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可憐的又最可恨的人,莫過於那些總是瞻前顧後、不知道取舍的人,莫過於那些不敢承擔風險、彷徨猶豫的人;莫過於那些無法忍受壓力、優柔寡斷的人;莫過於那些容易受他人影響、沒有自己主見的人;莫過於那些拈輕怕重、不思進取的人;莫過於那些從未感受到自身偉大力量的人,他們總是背信棄義、左右搖擺,最終毀壞了自己的名聲,一事無成。”

有的人在得與失之間,不停地徘徊,一生都處於苦惱之中。

有這樣一個老太太,她不管陰天還是晴天都要痛哭流涕,人們見了都很納悶,就問她原因。她說:“我兒子是賣雪糕的,所以一到陰天我就擔心兒子的雪糕賣不出去,就傷心得哭個不停;而我女兒是賣傘的,所以一到晴天我就害怕沒人買我女兒的傘,也會悲傷地大哭起來。”人們聽了,哭笑不得,就對她說:“以後,晴天的時候,你就想人們都去買你兒子的雪糕,陰天的時候你就想人們都去你女兒那裏買傘了,不就可以了嗎!”

生活中,像這個老太太這樣患得患失的人很多,他們對取舍猶豫不決,本來擁有一些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卻又費盡腦汁想使這些東西不減反增,為這些終日煩惱,長此以往有損身心健康。與其擔憂會失去,倒不如讓它失去好了,換來了心情輕鬆和愉快,不是更好嗎?

我們不要做患得患失之人,不要在生活中計較太多,不要做錙銖必較、追名逐利之徒。麵對得失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頭腦,不要把得看得太重,在得的後麵,可能潛藏著失。隻有那些短視的人,才隻顧眼前利益,看不見利益背後的隱患;而失的後麵也有可能潛藏著得,隻不過有的人因為目光短淺對此不做深入分析,隻看到是失,便避之唯恐不及,從而與“失中之得”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