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的表情、手勢等肢體動作有較為敏銳細致的觀察,是掌握對方意圖的先決條件。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管理培訓大師曾仕強說:中國話不是用聽的,要用看的,因而“不要專門聽他的話”,而要懂得兼顧“看他怎麽說”。這幾句話很有哲理,一方麵,與口頭語言相比,體態語言所傳達的信息要多很多;另一方麵,體態語言往往比口頭語言更真實。
體態語言是人際交往中一種傳情達意的方式。在交際中常見的體態語言主要有:情態語言、身勢語言、空間語言。情態語言,是指人臉上各部位動作構成的表情語言,如目光語言、微笑語言等。表情是內心活動的寫照,如果憑麵部表情來推測和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大致上是有相當的準確性的。
心理學家認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常見的瞳孔語言為:在表示反感和仇恨時,瞳孔縮小,還露出刺人的目光;相反,睜大眼睛則表示具有同情心和懷有極大的興趣,還表明讚同和好感。目光中除了能看出上級與下級、權力與依賴的關係外,還能揭示出更多的東西。
狄德羅在他的《繪畫論》一書中說過:“一個人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畫得很清晰、很明顯。”如下這些“臉語”是比較容易讀懂的:蹙眉皺額表示關懷、專注、不滿、憤怒或受到挫折等情緒;雙眉上揚、雙目張大,可能是表現驚奇、驚訝的神情;瞳孔縮小,表示反感和仇恨,睜大眼睛表示具有同情心和懷有極大的興趣,還表明讚同和好感;皺鼻,一般表示不高興、遇到麻煩、不滿等。嘴的閉合也會泄露真情,在“哈哈”大笑時,意味著放鬆和大膽;“嘻嘻”的嗤笑,是幸災樂禍的表現;而“嘿嘿”笑時,則意味著譏諷、陰險或者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