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節我再給大家舉一個黑澤明的例子。
黑澤明是日本非常著名的電影導演。大家如果看過他的電影,就知道他拍過《姿三四郎》和《羅生門》這樣偉大的作品。很多人知道這個大導演,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在他上小學的時候,學習是非常吃力的。在最初的兩年裏麵,他跟不上學校的學習進度,上課的時候隻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自娛自樂。後來,老師就把他的桌椅移到教室的牆邊,遠離了其他的同學,並且經常冷嘲熱諷說黑澤明這個孩子可能不理解問題,認為他的理解能力出現了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黑澤明的壓力是很大的。
所以,我們想想,如果一個孩子小的時候,就被認為是學習吃力的、跟不上的,理解能力差的,甚至他很愚鈍、很笨,這對孩子是怎樣的打擊?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能設身處地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和真實原因,反而認定孩子有問題,去找精神科醫生、自閉症專家給孩子檢查,直到獲得自閉症診斷,這對孩子的影響該有多大啊!
每一個生命都經曆從生命胚胎形成到出生,再到一個月、三個月、一周歲、一歲半、三周歲、學齡前、上學這樣的成長曆程。這些都屬於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範疇。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每時每刻、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如果父母足夠細致和細心的話,會觀察孩子每個成長的細節和變化,有的媽媽甚至會給孩子堅持做成長日記,直到孩子上幼兒園。我也遇到過一些媽媽,當孩子出現所謂自閉症症狀時就開始驚慌失措了,她們會不由自主去找醫生,然後把目標放到去求證孩子是不是患有自閉症上,一旦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就把孩子治療和康複的責任交給醫生或者老師,而忽略了探尋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原因。特別是那些從小就不是媽媽親自哺育撫育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就更加值得父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