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多爾袞

十二 新曆法,滿文《三國演義》 《大清律》

字體:16+-

在明清時代的北京,有很多常住北京的外國人,不僅僅是朝鮮人、日本人、越南人這樣的東方人,更有藍眼睛、鷹鉤鼻子、黃頭發、白皮膚、身材高大的歐洲人,比如和清廷上層關係密切的傳教士湯若望。

歐洲基督教會不斷擴張,不斷派出教士來東方傳教。較早進入中國傳播教義的是利瑪竇。他從羅馬天主教廷出發,不遠萬裏,千辛萬苦,從非洲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經過馬六甲海峽, 於明萬曆十年(1582) 來到澳門,從南向北,慢慢來到北京,與明朝宮廷建立了聯係,得到恩準,長居北京。傳教的同時,他把西學帶入中國,比如幾何;他還製作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張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五月十一日,因病卒於北京,終年五十八歲,成為首位葬於北京的西方傳教士。

另一位在中國具有非常大影響力的西方傳教士就是湯若望。

青年湯若望在羅馬學習神學。他很欽佩利瑪竇神父在中國采取的適應中國文化習俗、名為“合儒”的傳教策略,即竭力把天主教義與中國的儒家文化相結合。當他聽說利瑪竇神父以其數學和天文學方麵的智慧,驚豔中國人,並且受到皇帝的優禮和敬重, 為上帝的教會開拓了新的、非常大的信仰領域時,他決心繼續這項事業。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七月十五日,湯若望和他的教友們抵達了澳門,開始精心研習中國的語言文化,入鄉隨俗,脫下僧袍,換上儒服,尋找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點。湯若望把自己的德文姓“亞當”改為與漢字發音相近的“湯”,將德文名“約翰”改為“若望”。

當時明朝正是內憂外患之際,正在對付滿洲努爾哈赤的八旗勁旅,“非火器戰車不可禦之”。朝廷派人到澳門向葡萄牙人購買大炮。滯留澳門的傳教士們以軍事專家的麵目,跟著大炮隨行,得以進入內地。明天啟三年(1623)一月二十五日,湯若望到北京後, 仿效當年的利瑪竇,以他的數理天文學知識得到朝廷官員們的賞識。他到北京不久,就成功地預測了明天啟三年(1623)十月八日出現的月食。他用中文寫了一本介紹伽利略望遠鏡的《遠鏡說》,第一個將歐洲的最新發明介紹給中國。崇禎九年(1636) ,湯若望奉旨設廠鑄炮,兩年中鑄造大炮二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