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史學心機

4. 舟不想被水覆,就不要讓水起漩渦

字體:16+-

在中國的古代曆史中李世民是一位沒有疑意的明君,明君之明,除了其它方麵以外,最主要的一點能夠以“仁治國”,深得民心,如果沒有這一點,他恐怕就無法在戰爭中取勝,也無法在與兄弟的爭奪中走向皇位。李世民以寬、信、仁、慈的策略籠絡了大量的人才,也確保了國家的繁榮昌盛。

公元628年8月,李世民登上皇帝寶座,次年改元“貞觀”,但他麵臨的政治形勢卻並不是那麽妙。那時,農民戰爭剛剛結束,政府對各地區的統治還不穩固,加之連年災荒,生產蕭條,人口流動,許多農民軍的頭目還隱匿在民間,仍然是革命風暴的沃土。如何避免人民起來暴動,仍然是當務之急,這就牽涉到對人民的看法問題。

李世民即位後,一部隋朝的興亡史向他提示出:人民好比是水,國君好比是舟。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這是一條千真萬確的道理。

李世民君臣總結隋朝滅亡的原因是:隋朝對人民“動之也”。怎樣避免人民起來造反呢?關鍵是靜止。李世民君臣反複強調,“靜之則安,動之則死”。

李世民目睹大規模的營造給人民帶來的危害。於是他竭力避免過多的營造。為了減輕物資運輸的壓力,下令不在洛陽修造宮室。貞觀四年他下令修乾陽殿。張玄素上奏說:“假如動工修乾陽殿,終究不過是大亂罷了。”於是李世民下令所有工程一律停止。

李世民執政的二十年中,為避免大規模巡視給人民造成更大的負擔,他的活動大都在長安、洛陽一帶。

李世民對隋煬帝好大喜功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他即位以後,對外關係采取十分謹慎的態度。貞觀時代,周圍有許多強大的敵手,處置不當,就會引起極嚴重後果。李世民君臣采取的總方針是“務靜方內而不求辟土”,行動上就是能談和就談和,能和親就和親,但決不屈服和投降,而且以堅強的武備為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