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史學心機

5.失人心者失天下

字體:16+-

中國人的統治經驗在世界上可以說是遙遙領先的,這是因為中國王國久遠,且中國人又以“治人”為樂,別的野史雜傳且不說,單單就官方所謂正史的“二十四史”來說,就足夠一個讀書人讀一輩子,舉出其中的任何一方麵,其治人精深獨到之處都會令別的民族瞠目結合。不過,其中最精髓的部分還是那些關於人心所向的結論: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西周建立之後,經武王、尤其是周公的努力,為其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傳至成王和康王,國勢益強,天下安寧,史稱“成康之治”。可是到了西周的第六代君王懿王之時,王室已經顯露出了衰象。到了第九代君主厲王,形勢就一發不可收拾,其原因直接與周厲王有關。

周厲王“好利”,把個人的利益置於階級和國家的利益之上,由此而任用“好專利而不知大難”的榮夷公,引起了朝野強烈的不滿。所謂“專利”,就是利用國家的權力控製生產資料、商品的生產和流通而從中獲利。當時的大夫芮良夫,已經看出了這種醜惡的行為將會給國家帶來嚴重的危害,進諫厲王說:“王室其將卑乎!夫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或專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將取焉,胡可專也?所怒其多,而不備大難,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其極,猶日怵惕,懼怨之來也。是不布利而懼難乎,故能載周,以至於今。今王學專利,其可乎?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

其歸鮮矣。榮公若用,周必敗。

話已說到了“周必敗”的地步,可對已經利令智昏的厲王,完全沒有作用。他進而“以榮夷公為卿土,用事。”對這種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的做法,不容國人沒有責難,“國人謗王”,是所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