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人物在觀大局、處大事上,都有不同尋常之處,其中之一是不畏強權,敢作敢為。自古以來,隻知道以卵擊石必是自不量力,卵破而石在,但如果能得人心,在對時局有透徹的把握下進行行動,以卵擊石也能成就輝煌。
東漢末年,政治黑暗。朝廷內部由於外戚和宦官勢力的激烈鬥爭,導致皇權易位的變故常在旦夕之間。宮廷內部的鬥爭,終於導致手握重兵,殘暴專橫的並州牧董卓帶兵進京,經過一番瘋狂的殘殺、掠奪,董卓已成為了一個控製著皇帝,橫行於世,誰也奈何不得的霸主,其**威如日中天。而在這時,曹操卻毅然不受董卓之召任,逃出洛陽,在陳留招兵買馬,建立起了一支由曹操的宗族家兵為基本力量的僅僅有5000人的武裝,曹操依著這支武裝為基礎,開始走上討伐董卓成就霸業的道路。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曹操在陳留郡正式起兵。當時各地州牧郡守有的還在積極籌備,有的甚至還在猶豫觀望,隻有陳留太守張邈與曹操互相呼應,共同籌劃,與他同時起兵。曹操雖然兵少,主觀上也不想多招兵,但他沒有被動地等待機會,沒有消極地保存自己的力量,而是首舉義兵,為天下倡,表現了非凡的膽識、氣魄和勇氣,這對迅速掀起反董鬥爭的**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第二年正月,繼曹操、張邈之後,函穀關以東各州郡才紛紛起兵討伐董卓,主要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伯、兗州刺史劉岱、河東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東郡太守橋瑁、廣陵太守張超(張邈之弟)、山陽太守袁遺及騎都尉鮑信等人。荊州刺史劉表得知消息,也聚兵屯駐襄陽,與義兵遙相呼應。長沙太守孫堅則率兵北上,準備直接投身討董運動。
由於曹操的首倡,才形成了一個全國性的天下共討董卓的**迅速到來。關東諸軍分駐各地,袁紹同王匡駐河內,韓馥駐鄴城,孔伯駐潁川,袁術駐南陽,曹操與劉岱、張邈、張超、橋瑁、袁遺、鮑信等人駐酸棗,於是他們開始聯合,共同討“賊”。駐紮酸棗的諸軍,設壇盟誓,由張超手下的功臣臧洪登壇宣讀誓詞。臧洪聲討董卓暴行,辭氣慷慨,涕淚交流,在場的將士無不深受感動。由於袁紹是“四世三公”之後,在消滅宦官的行動中又出過大力,同董卓鬧翻後又率先逃到冀州反對董卓,因此在盟會上大家公推袁紹為盟主。袁紹得知消息,欣然領受,自號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