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記·孔子世家》:齊人聞(孔子為魯相)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並矣。”犁曰:“請先嚐沮之。”於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遺魯君,陳女樂文馬於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遊。往觀終日,怠於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魯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則吾猶可以止。”桓子卒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俎於大夫,孔子遂行。
孔子在魯國做宰相做了三年,本來還可以做下去。這時齊國人害怕魯國因孔子而強大,就送了三十匹好馬、八十個美女給魯國國君。於是魯國國君與大臣季桓子二人樂顛顛的,分享那些美女,三日不聽政事,荒廢祭典。
孔子勸阻無效,羞與季桓子同朝,並且羞於再做魯定公的臣子,毅然辭官,離開魯國。
孔子中庸之道
1.做人舍得下。
孔子做人舍得下。他本是魯國大丞相,何等風光。但當繼續做丞相有違他的做人原則時,就毅然拋棄它。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別人的熊掌又不如自己的手掌,“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也即此。
2.做事放得下。孔子本來要在魯國做得更大。但世事無盡頭,事情永遠做不完。與其沒完沒了,不如砍掉事情的鏈條。
砍掉鏈條後事情不會斷,它還會按自己的規律走。同時人得解放。
放下
做人要舍得下,做事要放得下。孔子做魯國宰相正上手,因與君王衝突,果斷放下,離開。這可不容易,一碗飯正吃得熱氣騰騰,讓你放下你會嗎?
為了這碗飯,你可能把自己賠上。放下不吃虧,放下是賺,不是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