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孔子學做人智慧

第二十七講 致富不是追求,而是必須

字體:16+-

據《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衛國去,冉有替他駕車。衛國與魯國南麵接壤,又是文化發達的地方,因此孔子先到此地。孔子到了衛國一看,不由大聲讚賞:“好多人啊。”隨行的冉有問:“一個國家人已經這麽多了,下一步該怎麽辦?”孔子說:“讓它富起來。”冉有又問:“已經富裕了,又該做些什麽呢?”孔子說:“對他們進行教育。”孔子治魯期間,主要是搞政治、軍事、外交方麵的建設,如今卻明白了要讓老百姓先富起來的道理。

孔子中庸之道

1.一定要讓大家富起來。孔子喜歡過富裕的生活,並且想讓大家都富起來。孔子認為富裕是大道本身的必然表現。富裕是豐富,大道生萬物,當然是豐富的。人一定要富起來,才能進入大道。大道生生不息,必有無窮饋贈給愛道的人。

2.獨富不如眾富。

孟子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孔子則明白無誤地表達了“眾富”思想。所謂“眾富”就是大家都富,這樣人才是人,錢才值錢。錢要在物流之地花,道要在人流之地行。

富之教之

首先是富之,然後才是教之。孔子在衛國對冉有說要讓老百姓富起來。孔子在魯失敗,到衛國一看,明白了:對人來說,重要的是過富足的生活。大道生生不息,吾人自強不息。大道如此豐富,吾人如此富足。不富則不足為道。

在一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