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孔子學做人智慧

第二十四講 越不忙做大,越會做大

字體:16+-

據《史記·孔子世家》:定公九年,陽虎奔於齊。其後,定公用孔子為中都宰。一年,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

又據《左傳》定公十年:“夏,……孔丘相。”

魯定公九年,執政大臣季氏的家臣陽虎起來反對季氏,兩者相爭,陽虎失敗跑到齊國。經此之亂,季氏也有所收斂了,魯國政局稍稍安定,有所起色。

不久,魯定公正式起用孔子。孔子這次出山,距他在魯昭公手下當官時隔二十年之久。在這二十年中,前幾年他跟隨魯昭公在齊國流亡,回魯國後,孔子一直在辦私學教學生,不過也一直密切關注著魯國的國家大事。魯國上至國君,下至大臣,常請孔子拿主意,這些年中,孔子沒有做官,卻是魯定公事實上的顧問。

魯定公先用孔子做中都宰、司空、大司寇,官越做越大,最後做了魯國的宰相。

孔子中庸之道

1.越不忙做大,越會做大。

越忙越要防止忙中出錯,越是不慌不忙就可以從容做大。想清楚再說話,必無失。想明白再做事,必無傷。心急的人急於出頭,急於當槍子,這種人不足為論。

先鋒是可笑的。孔子當然也是急先鋒,但他不表現為先鋒,偏要表現為落後者。

2.既然要做大,就不怕做到最大。

孔子不做官則罷,一做就當宰相。很多人葉公好龍,真正龍來了怕得要死。很多人天天嚷嚷:“我要幹大事!我要幹大事!”真正大事來了,他隻有出神。

孔子以大聖人的修養為大丞相,已是降格了,他當然不怕當,而且能當好。幹大事的人必有在大事之上的絕學。老子說:“絕學無憂”,孔子正是如此。孔子有什麽好擔憂的呢?他的一生是為了快樂。很多人驚訝孔子後來為什麽在當丞相時幹得好好的卻走了?因為孔子滿足於淺嚐輒止,快樂於不完美,他不怕做大,更不怕不要這大。不要這大,他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