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論語·公冶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孔子說:“如果我的道不能施行,我就乘船到海上去了卻餘生,到時讓子路跟我去吧。”
子路聽見了很高興。
孔子說:“子路啊!你的勇敢精神勝過我,因此我讓你跟著我去,除此之外你沒什麽用呀。”
孔子師徒這場玩笑話,被人到處引用。我曾在小說《銀姬》中借主人公韓國公子鄭明哲的話說:“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是想到我們朝鮮呢。”孔子是不是想到朝鮮去這還需考證,因為山東確實離朝鮮很近,早在周朝兩地就有來往。但關鍵在於孔子去海上是獨往呢?還是帶人去?
我在《故國》一詩中寫道:
征帆何年到扶桑,
滄海流星我孤往。
而孔子是要帶子路去。孔子說:“吾從眾。”果然如此。
孔子中庸之道
1.最沒用的人也可以讓他為我服務。
經理不嫌員工笨,隻嫌他不聽話。孔子多次批評子路粗野,卻又很喜歡他。子路後來打仗死了,孔子很傷心。
子路認識孔子後,一直為老師服務,孔子卻沒能把子路帶好,因此孔子很悔恨,進而反思自己先前的教育方法有重大缺陷。
孔子放任子路去打仗,過分強調了“做事到極限”的中庸之道,卻忽略了應該“即此即彼”的中庸之道。“即此即彼”就無仗可打了。
孔子一生“打仗”,執政時殺少正卯,搞外交時殺齊國舞者,周遊列國時與追殺他的人打鬥,最後又戒殺了,中庸之道得以完美。
而這完美是以犧牲為代價的。尤其是以他人的犧牲為代價的。孔子無求於子路,則孔子之道大矣。
2.任何時候都擁抱眾人。
孔子曾是孤兒,因此他對“人”的渴望貫穿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