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孔子學做人智慧

第十四講 苦中作樂再苦也不苦

字體:16+-

據《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孔子追隨被臣下打敗並被驅逐的魯昭公到了齊國,這時魯昭公已被齊景公封為乾侯。孔子與這位昔日的魯昭公、今日的乾侯見麵,彼此感歎。

孔子在齊國聽到了一種叫“韶樂”的古樂,非常喜歡,三個月都不知道肉是什麽味道了,說:“沒想到音樂能好聽到這樣的地步!”他還與齊國的太師大談音樂,並向太師學習韶樂。

孔子中庸之道

1.人生雖以苦為主,人心卻要以樂為主。

不明白這個就會身處樂境也覺得苦,明白這個就會身處苦境也覺得樂。

寧肯要平庸的快樂,不要所謂深刻的痛苦。

孔子愛好吃肉,他讚美音樂就說“三月不知肉味”,用庸俗的肉與高雅的樂比,正反映了孔子“以庸俗為主、從而以快樂為主”的人生觀。

2.做事時時不忘享受。不是能享受就享受,也不是該享受就享受,甚至不是想享受就享受,而是時時不忘享受。

能不能享受你都要享受,該不該享受你都可以享受,想不想享受你都非享受不可。對,就是強迫你享受,強迫你愛自己。

孔子在齊國落難,享受的條件與理由都沒有,但事情就是怪,嘿,他居然挺享受的,大塊吃肉,大聲聽歌,像個浪子。

當孔子做好流浪漢的那天,離聖人就不遠了。

孔子在齊聞《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