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孔子學做人智慧

第十三講 做人要自由,做事要跟領導走

字體:16+-

據《史記·孔子世家》:

“季平子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於齊。齊處昭公乾侯。其後頃之,魯亂,孔子適齊。”

魯國的大臣季平子得罪了魯昭公,魯昭公就帶領軍隊攻打季平子。季平子就與另外兩家大臣孟氏、叔孫氏聯手,一共三家共同攻打魯昭公的軍隊。魯昭公吃不住了,兵敗奔齊避難。不久魯國內亂。孔子這年三十五歲,遇國君之難,馬上跑到齊國去找魯昭公,表示永遠是他的臣子。

孔子中庸之道

1.做什麽人就要做像,做不像不如不做。

孔子做魯昭公的臣子就做得很像,君主在位他忠心,君主倒台了他依然忠心跟隨。這是很高的做事境界。做

事不舍,雖敗必有後福。

正因為孔子忠於君主出了名,所以後來魯國的另一位君主魯定公起用孔子為宰相。

2.凡事跟領導走。如果還沒有領導,趕緊找一下。做事都要有領導才做得大。做學問要有導師,做員工要有經理,做部屬都要有個領導。

孔子是聖人沒錯,聖人也要有個領導。魯昭公就是他的領導。孔子本來認這個領導很虧,因為魯昭公當國君很差勁,居然被手下趕下台。但再不成器的君主也是君主,諸葛亮不嫌劉備弱,孔子不嫌魯昭公差。

大聖人忠誠於君主,這是境界,也是做大的辦法。孔子說“君君、臣臣”,就是說國君要像國君,臣子要像臣子。

在今日社會,孔子這一思想非常重要。這並非“忠君”,而是忠於自己的事業。

領導不好最多企業倒閉,你把你自己做不好永無上進之時!

孔子追隨魯昭公去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