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論語·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嚐無誨焉。”
孔子十幾歲時就收了兩個貴族子弟孟懿子與南宮敬叔為學生,講禮。他第一次做官就是當祭祀官,是一份帶人的工作,因此那時實質上就已經收了很多學生。
孔子三十歲退隱後,辦起了私學,廣招門徒,並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嚐無誨焉。”束脩的脩是幹肉,束脩本指一塊幹肉,借指學費。孔子這話是說:“隻要交了學費的,我都教他。”
我們由此可見孔子說的“有教無類”並不是一個抽象的博愛主義,而是一個具體的做人態度。孔子不搞免費教育,這樣學生們才會珍惜自己用錢換來的教育機會,這樣孔子的每句話都值錢。
孔子深知《易經》交換原理,凡事有交換,就可以操作。不交換就不能成功。
《易經》的“易”就是交換的意思,甲骨文“易”字本義為“換水”(見陳年福先生《甲骨文動詞詞匯研究》)。《易經》一是講變化,二是講交換,這是其總綱。講《易經》變化之道的人很多,雖然都不透。講《易經》交換之道的人還沒有。我有專書講此道,在此就不多言了。孔子無疑深知此道,《易傳》中記載孔子的話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即寓含此原理。孔子收學生是要收學費的,並且孔子是言利的。這都體現了《易經》的交換原理。
孔子中庸之道
1.有交換就有珍惜,就有成功。凡事作交換,沒戲的也有戲,本有戲的一下子就成功。
2.把自己做好,交換才有條件。孔子不是孔子,誰拜他為老師?
3.寧肯自己吃虧,也要交換到底。
通過“吃虧”的方式把自己做大。孔子收弟子其實還是賠了,因為他的思想太值錢,不是區區幾個束脩可以等同的。但總的來說孔子賺了,因為他通過收弟子把自己做大了。孔子不收弟子,誰認他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