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親密程度往往視其與對方的距離而定。空間距離較近,心理距離則較近;空間距離較遠,心理距離也較遠。因為,雙方距離縮短的同時,彼此的戒備心理也開始放鬆,而且有產生親密感的心理傾向。
美國有3位社會心理學家對麻省理工學院17棟已婚學生的住宅樓進行了調查。這是些2層樓房,每層有5個單元住房。住戶住到哪一個單元,純屬偶然——哪個單元的老住戶搬走了,新住戶就搬進去,因此具有隨機性。
調查時,所有住戶的主人都被問道:“在這個居住區中,和你經常打交道的最親近的鄰居是誰?”
統計結果表明,居住距離越近的人,交往次數越多,關係越親密。在同一層樓中,和隔壁的鄰居交往的概率是41%,和隔1戶的鄰居交往的概率是22%,和隔3戶的鄰居交往的概率隻有10%。多隔幾戶,實際距離增加不了多少,親密程度卻有很大不同。
這個實驗證明:彼此的物理距離直接影響彼此的心理距離。這就是所謂的“接近的功效”。那麽,是不是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越近,對於彼此關係的建立越有利呢?這就需要把握一個“度”的問題了。
人和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人人都需要一個私密的自我空間,它猶如一個無形的“氣泡”,為人們自身劃分出一定的“領域”,而當這個“領域”被他人觸犯時,人便會覺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開始惱怒。
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剛剛開門的大閱覽室裏,當裏麵隻有一位讀者時,心理學家便進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邊。實驗進行了整整80個人次。結果證明,在一個隻有兩位讀者的空曠的閱覽室裏,沒有一個被試者能夠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學家坐在他們身邊後,被試者不知道這是在做實驗,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起身到別處坐下,有人則幹脆明確表示:“你想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