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亡國時的皇帝退位詔書,對當事者來說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載灃雖然不是皇帝,但等同於皇帝。因而,他是最有資格宣讀退位詔書的。所以,隆裕太後要他宣讀退位詔書。然而,他拒絕宣讀這份《大清皇帝遜位詔書》,這是其一;其二,他不想頂戴這個葬送老祖宗打下江山來的罵名;其三,他本來就不讚成民國共和;其四,載灃與隆裕在用人行政之權上,一向相左。
因此,他幹脆抽跳,辭職不幹了。
據宗親載潤在《隆裕與載灃之矛盾》一文中說:
隆裕連日召開禦前會議,抱著溥儀潸然淚下道:
悔不隨先帝走,免遭這般慘局!
再不同意共和,不同意遜位,恐日後我大清宗室皇族,**然無存;何況今日已到了國無寧日、生靈塗炭的地步,敢問於心何忍?
那時載灃對於共和,本無定見,但由於內有隆裕讚同,外有奕(勖)邢(桐)挾製,個人又無良策以應付時局,唯堅決表示自己決不下此詔書而已。故辭去監國攝政王之職,而由隆裕出麵下遜位詔書者,乃實不得已也。
在整個中國曆史上除五代十六國之外,通過皇帝改朝換代,並有正史可查的退位詔書,僅見十份。
由於載灃今天斷然辭職,那麽,隆裕明天(1912年2月12日)即將宣告的退位詔書,是中國自有帝製以來的最後一道詔書。
在世襲社會中,一個特殊存在的(堯舜)禪讓製度,得於保持並集中存在在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個較長的大分裂時期,以及該時期前前後後的時間內。
如曹魏年間(公元265年),晉王司馬昭卒,長子司馬炎繼承王位,他迫魏元帝曹奐退位,魏國曆時46年。司馬炎稱國號為晉,改元泰始。
曹奐的退位詔書記載在《晉書》武帝本紀,此詔書並非皇帝親自降詔,而是命太保鄭衝持詔書獻給司馬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