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在報端曾鄭重其事地告誡革命黨人:“民氣如火,善用之可以克敵,不善用之可以自焚,一旦暴動起來,不管發動者如何文明,各地難免沒有鬧教案、殺西人一類舉動”。
康有為則以法國大革命為例,說那種革命“流血斷頭,殃及善良,禍貽古物,窮天地古今之凶殘,未之有比之”,“妄倡革命,大罪滔天”。但梁對革命又與康有為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新民叢報》(第89號)坦陳:“革命黨何以生?生以政治腐敗。政治腐敗者實製造革命黨原料之主品也。政治不從人民之所欲惡,不能為人民捍患而開利,則人民於權利上得起而革之,且於義務上不可不起而革之。”
不過,他提醒:“革命事業,其與秩序性質最難相容”,“顧其所最危險者,則當新破壞而未能建設之時,中央舊政府既倒,而新共和政府不能成立,或暫成立而旋起衝突,中央紛如亂麻,而各省新經兵燹之後,人民生計憔悴,加以動機已動,人人以好亂為第二天性,自然的暴動陸續起”,則“秩序一破,不可回複。”
梁啟超的革命破壞現存秩序言論,再次遭到許多革命黨人的反對。孫中山給予尖銳的回應:宣稱革命事業以建設為目的,破壞隻是手段。對舊的秩序,“革命不僅是破壞,而且是建設;正是為了建設才進行破壞。”進而指出:“革命百無一害,它的目的在於推翻君主專製的黑暗統治,摧毀一切陋俗弊政,以建設新的國家,新的社會”秩序。因為“今之言革命者,其所欲破壞者,異族鉗製之勢力也,專製之**威也,社會經濟組織之不完全也,凡是皆不適宜於社會者也;而其所欲建設者,民族的國家也,民主立憲政體也,國家民生主義也,凡是皆宜於社會者也。”這樣的破壞舊社會秩序,本是著眼於建設之目的,是撥亂反正,不得謂內亂。革命黨人樂觀地認為:“現在革命的目的不同於過去的農民暴動,不再是帝製自為,而是為了建立共和國家,因此,可以盡除曆史上群雄相爭奪、相戕殺的陳跡,可以盡力於民黨內部之調和而避其傾軋,內亂自然也就不會發生”。革命派也同時指出:“革命不免於殺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則殺人流血之禍可以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