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是清帝國相當重要的一年。
一方麵是,民間反政府組織出現了三個會黨聯合推翻滿清帝製的同盟會組織,而政府卻出台了一個動搖自家國本的重大舉措,即“廢科舉”。
過去,科舉製對新式教育、對社會發展的束縛越來越明顯,一些洋務派人物和維新人士對此也多有抨擊,但還沒有哪一個人敢鬥膽正式地提出廢除科舉。
可是,科舉製度像一隻破鞋一樣,終於被慈禧太後扔到了街上。反對扔掉的人雖然很多,不少人想撿回來,卻又不敢去撿——張之洞放話:“如再有請複科舉者,從重嚴懲!”
於是全體國民幾乎失語。
因為張之洞掌握了話語權,沒人敢再公開表示,隻能貼耳私語。
隻有辜鴻銘還敢說幾句,他是新學的反對者。他覺得這些講新學的人“像《聖經》裏說的:如瞎子引導瘸子。孟子以其無可辯駁的方式說: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這些人指引這種治國之術的‘新學’的滑稽之處在於,這些有教養的人,還包括他們當中的精英,這些帝國中的精神貴族,提供的不單單是這些‘毫無意義’的東西,並且還堅守著他們的‘新學’,堅定不移。在我看來,隻有1900年的義和團的瘋狂才能與新學的精神錯亂相提並論,新學提出的那些東西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如同當今人們在中國看到穿著歐洲人衣服的中國人一樣。”
辜鴻銘在《中國人的精神》一書認為:張之洞所要的教育體製和“目前歐洲現代半教育製度的一般產品——實際上乃是魔鬼化身。魔鬼最顯著的特性,正如我們從彌爾頓那裏所得知的,其積極麵表現為:高傲、狂妄、自負、野心勃勃、放肆、不服管製,根本不承認和敬畏道德法則或別的什麽東西。
所有這些特性,你們都可以在不完善的現代教育體製的一般產品中找到,如果你碰巧遇上一個強悍的性情粗暴者的話。魔鬼本性中的消極麵則表現為:卑鄙、無情、嫉妒、猜疑以及對人、人的本性和動機乃至通常一般事物的悲觀主義。